|
榦拼音,榦怎么讀,榦是什么意思,榦組詞,榦成語組詞
|
讀音:gàn 拼音:gan,han |
筆劃:14 部首:木 |
|
榦組詞
|
【榦】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榦 讀音: gān
- 動詞 相關、有關聯。 【組詞】:「相干」。《水滸傳.第五二回》:「莊客李大救主,誤打死人,非干我事。」
- 動詞 強行參預。 【組詞】:「干涉」、「干政」。清.徐珂《清稗類鈔.帝德類.咸豐季年三奸伏誅》:「三奸盤結,同干大政。」
- 動詞 求取、營求。《論語.為政》:「子張學干祿。」《公羊傳.定公四年》:「伍子胥父誅乎楚,挾弓而去楚,以干闔廬。」
- 動詞 冒犯、觸犯。 【組詞】:「干犯」。《左傳.文公四年》:「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 名詞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名詞 姓。如晉代有干寶。
- 名詞 成群有關系的人。《紅樓夢.第五九回》:「那婆子深妒襲人、晴雯一干人。」
- 名詞 經脫水加工制成的乾燥食品。通「乾」。 【組詞】:「筍干」、「豆腐干」。
- 名詞 水畔、岸邊。《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唐.杜甫〈有客〉詩:「豈有文章驚海內,謾勞車馬駐江干。」
- 名詞 參見「天干」條。
- 名詞 武器名。用來阻擋刀箭、護衛身軀的盾牌。《書經.牧誓》:「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韓非子.五蠹》:「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
【榦】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榦 讀音: gān
- 1 盾牌,用來抵擋、保護用的武器。 【組詞】:干戈
- 2 包含十個用來標記先后次序的符號,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組詞】:干支 △天干
- 3 經過脫水加工制造的乾燥食品。通「乾」。 【組詞】:筍干、菜干、豆腐干
- 4 求取、營求。 【組詞】:干祿、干求、干譽
- 5 相關、關聯。 【組詞】:相干、干連、干系
- 6 強行參預。 【組詞】:干涉、干政、干預
- 7 冒犯、觸犯。 【組詞】:干犯
【榦】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小字典)
基本字義 榦 讀音:
- 1 天干:用來代表先后次序的符號,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組詞】:「天干地支」。
- 2 若干:數目不確定之詞。 【組詞】:「桌上有蘋果若干顆。」
- 3 盾牌,用來抵擋、保護用的武器。 【組詞】:「干戈」、「干戚」。
- 4 營求。 【組詞】:「干求」、「干祿」、「干譽」。
- 5 強行參與。 【組詞】:「干涉」、「干預」、「干政」。
- 6 關系、關連。 【組詞】:「相干」、「與你何干?」
- 7 冒犯、觸犯。 【組詞】:「干犯天條」。
|
榦字的基本解釋: 榦 gàn 同“干2”①②。 筆畫數:14; 部首:木; |
榦字的詳細解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