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拼音,楚怎么讀,楚是什么意思,楚組詞,楚成語組詞
|
讀音:chǔ 拼音:chu |
筆劃:13 部首:木 |
|
楚組詞
|
【楚】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楚 讀音: chǔ
- 動詞 拷打。《聊齋志異.卷一.三生》:「鬼力楚之,痛甚而蹶。」
- 名詞 姓。如宋代有楚公輔。
- 名詞 植物名。馬鞭草科蔓荊屬,落葉灌木。葉為掌狀復葉,邊緣有細鋸齒。七八月間開淡黃紫色花。也稱為「牡荊」。
- 名詞 國內湖南、湖北的通稱。或專指國內湖北而言。
- 名詞 國名:(1) 周成王封熊繹于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國內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為秦所滅。(2) 五代時馬殷所建,為五代十國之一。有今國內湖南及廣西東部等地,后為南唐所滅。
- 名詞 古時教師用以責罰學生的小杖。《禮記.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漢.鄭玄.注:「夏,槄也;楚,荊也。二者所以撲撻犯禮者。」
- 形容詞 鮮明、華麗。《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南朝梁.沈約〈少年新婚為之詠詩〉:「腰肢既軟弱,衣服亦華楚。」
- 形容詞 清晰、整齊。 【組詞】:「清楚」。《詩經.小雅.賓之初筵》:「邊豆有楚,殽核維旅。」
- 形容詞 痛苦。 【組詞】:「苦楚」。《史記.卷一零.孝文本紀》:「夫刑至斷支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豈稱為民父母之意哉!」
【楚】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楚 讀音: chǔ
- 1 姓。
- 2 國名:(1) 周成王封熊繹于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為秦所滅。 (2) 五代時馬殷所建,為五代十國之一。有今湖南及廣西東部等地,后為南唐所滅。
- 3 痛苦。 【組詞】:苦楚、痛楚、辛楚
- 4 明晰、整齊。 【組詞】:清楚
- 5 植物名。馬鞭草科蔓荊屬,落葉灌木。葉為掌狀復葉,邊緣有細鋸齒。七、八月間開淡黃紫色花。 △牡荊
【楚】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小字典)
基本字義 楚 讀音:
- 1 楚楚:A>盛裝的樣子。 【組詞】:「衣冠楚楚」。B>形容女子嬌弱的樣子。 【組詞】:「楚楚可憐」。
- 2 古國名。 【組詞】:「楚國」。
- 3 痛苦。 【組詞】:「痛楚」、「苦楚」。
- 4 明白。 【組詞】:「清楚」。
|
楚字的基本解釋: 楚 chǔ 落葉灌木,鮮葉可入藥。枝干堅勁,可以做杖。亦稱“牡荊”。 古代的刑杖,或學校撲責學生的小杖: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撻(拷打)。 中國春秋時國名: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楚聲。楚歌(楚人之歌)。楚狂。楚腰(泛稱女子的細腰)。楚辭。四面楚歌。楚材晉用(指使用他國人才,或指人才外流)。 指中國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楚劇。 痛苦:苦楚。痛楚。凄楚。酸楚。 清晰,鮮明,整潔:清楚。衣冠楚楚。 姓。 筆畫數:13; 部首:木; |
楚字的詳細解釋: 楚 chǔ 【名】 (形聲。從林,疋(shū)聲。本義:灌木名。又名荊,牡荊) 同本義〖thistle〗。落葉灌木,開青色或紫色的穗狀小花,鮮葉可入藥,或小喬木,枝干堅韌,可做杖 楚,叢木也。一名荊。——《說文》 言刈其楚。——《詩·周南·漢廣》 不流束楚。——《詩·王風·揚之水》 夏楚二物。——《禮記·學記》 楚撲長如笴。——《儀禮·鄉射禮》 民無箠楚之憂。——《漢書·漢延壽傳》 又如:楚棘(荊棘);楚焞(古時占卜用以灼龜的木棒。以荊木制成);楚藿(用荊條做的捕魚籠);楚楚(叢生的樣子;鮮明的樣子);楚木(叢生之木);楚林(叢林) 周朝時國名〖Chustate〗 周代諸侯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熊繹受封于周成王,立國于荊山一帶,都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周人稱為荊蠻。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紀王城)。春秋戰國時國勢強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擴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和四川。戰國末,屢敗于秦,公元前223年為秦所滅 秦楚之際,陳勝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自號楚王;漢元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漢六年,國除 五代十國之一。馬殷據今湖南,都長沙,稱楚王。后為南唐所滅 姓 楚 chǔ 【形】 酸辛痛苦〖aching;grieved〗 慷慨含辛楚。——陸機詩 婦始楚而謝,終泣而對曰…——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楚辱(苦痛與恥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 齊整;清晰〖ingoodorder;neat;clear〗 籩豆有楚。——《詩·小雅·賓之初筵》 又如:一清二楚;楚潔(整潔);楚楚可愛(形容陳設整齊,令人喜愛) 鮮艷,華麗〖bright-coloured〗 不韋使楚服而見。——《戰國策·秦策》 衣裳楚楚。——《詩·曹風·蜉蝣》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飾);楚麗(華美絢麗) 傖俗,粗俗〖vulgar〗。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 楚 chǔ 【動】 拷打〖flog;torture〗 入獄楚掠。——《新唐書·嚴郢傳》 又如:楚撻(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楚材晉用 chǔcái-jìnyòng 〖greatpersongivenanimportantpostbyanothercountry〗楚國的人才而為晉國所用,比喻本地或本國的人才外流被別處或別國使用 楚辭 ChǔCí 〖SongsofChu〗書名。西漢劉向輯。為騷體類文章的總集。收錄有屈原、宋玉、王褒、賈誼、嚴忌等人的辭賦及劉向自己的作品《九嘆》,共計十六篇。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襲屈賦的形式 楚楚 chǔchǔ 〖tuft〗∶草木叢生的樣子 〖clear;tidy;neat〗∶整潔鮮明的樣子 衣冠楚楚 〖lovelyanddelicate〗∶嬌柔纖弱的樣子 楚楚可憐 門前垂柳,楚楚可人 凄苦的樣子 楚楚不凡 chǔchǔ-bùfán 〖lovinglypathetic〗形容儀表脫俗 楚楚可憐 chǔchǔkělián 〖delicateandtouching〗本指纖弱的樣子。今多用以形容女子的嬌柔可愛 楚弓楚得 chǔgōng-chǔdé 〖onelosesathingwhichpeopleathissidepickup〗楚國人失去弓,又被楚國人撿得。比喻雖有得失,而無外溢。亦比喻度量狹小 楚囚 chǔqiú 〖apersoninpredicament〗本指春秋時被俘到晉國的楚國人鐘儀,后用來借指被囚禁的人,也比喻處境窘迫、無計可施的人 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惲代英《獄中詩》 楚囚對泣 楚聲 chǔshēng 〖thevoiceofthedwellerlivedatChuregion〗楚地的口音 與人罕言語,語類楚聲。——魏禧《大鐵椎傳》 楚天 chǔtiān 〖spaceoverChu〗古代楚國在今長江中下游一帶,位居南方,所以泛指南方天空為楚天 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