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用前韻再答幼安) / 作者:葉夢得 |
綠野歌歡喜見分。
驟驚和氣曉來勻。
妙歌誰敢和陽春。
梅蕊舊年迎臘雪,月華今夜破寒云。
獨醒爭笑楚人魂。
|
|
浣溪沙(用前韻再答幼安)解釋: 《浣溪沙(用前韻再答幼安)》是宋代詩人葉夢得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綠野歌歡喜見分。
驟驚和氣曉來勻。
妙歌誰敢和陽春。
梅蕊舊年迎臘雪,
月華今夜破寒云。
獨醒爭笑楚人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悅和對自然變化的感嘆。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如綠野、和氣、陽春、梅蕊、月華等,來展現春天的美好和生機。詩人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氣息,表達了自己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生命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天的景色和氣息為主題,通過運用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示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生命的贊美。
首句“綠野歌歡喜見分”,描繪了綠野上鳥兒歡快地歌唱的景象。這里的“分”可以理解為分散、彌漫,意味著鳥兒的歌聲遍布綠野。這一句子通過生動的描寫,傳達出春天的歡快氣氛。
第二句“驟驚和氣曉來勻”,描繪了清晨春風吹拂的情景。詩人運用了“驟驚”一詞,形容春風突然而來的感覺。詩中的“和氣”指的是春風的溫暖和柔和。整句表達了清晨春風帶來溫暖和和諧的氣息。
第三句“妙歌誰敢和陽春”,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美好的贊美。詩人稱春天之歌為“妙歌”,以突出其美妙動人之處。詩人反問“誰敢和陽春”,以凸顯春天的獨特魅力,暗示其他季節無法與之媲美。
第四句“梅蕊舊年迎臘雪”,描繪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迎接著臘月的雪花。這里的“蕊”指的是梅花的花蕊,通過梅花的形象,表達了春天即將來臨的希望和盼望。
第五句“月華今夜破寒云”,以月光照亮寒云為意象,表達了春天的力量和希望能夠戰勝寒冷的象征。月華破開寒云,預示著春天即將來臨,寒冷的冬季即將過去。
最后一句“獨醒爭笑楚人魂”,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悅和激動之情。詩人以“獨醒”來形容自己醒來的狀態,以“爭笑楚人魂”來形容自己內心的喜悅。這里的“楚人魂”指的是楚國人的精神和情感。詩人通過這一句表達了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同時也展現了自己內心的激動和振奮。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描繪春天的景色和氣息為主題,通過運用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示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生命的贊美。詩中的意象生動而富有表現力,通過細膩的描寫,將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展現得淋漓盡致。整首詩詞充滿了歡快、溫暖和希望的氛圍,給人以愉悅和振奮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