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遇樂(蔡州移守潁昌,與客會別臨芳觀席上) / 作者:葉夢得 |
天末山橫,半空簫鼓,樓觀高起。
指點栽成,東風滿院,總是新桃李。
綸巾羽扇,一尊飲罷,目送斷鴻千里。
攬清歌、余音不斷,縹緲尚縈流水。
年來自笑無情,何事猶有,多情遺思。
綠鬢朱顏,匆匆拚了,卻記花前醉。
明年春到,重尋幽夢,應在亂鶯聲里。
拍闌干、斜陽轉處,有誰共倚。
|
|
永遇樂(蔡州移守潁昌,與客會別臨芳觀席上)解釋: 《永遇樂(蔡州移守潁昌,與客會別臨芳觀席上)》是宋代詩人葉夢得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邊山峰橫亙,半空中傳來簫聲和鼓聲,樓閣高聳。指點之間,東風吹滿了庭院,總是新鮮的桃李花。手持著綸巾羽扇,一杯酒喝完后,目送著遙遠的雁飛過千里。攬清歌,余音不斷,幻滅的景象仍然縈繞在流水之間。多年來自嘲無情,但為何事仍然有多情的思緒。青絲已經斑白,匆匆拚搏了一番,卻依然記得那花前的醉意。明年春天再次來臨時,我將重新尋找那幽夢,它應該在亂鶯鳥鳴聲中。拍打著欄桿,太陽斜落的地方,有誰與我共依偎呢?
詩意:
《永遇樂》描繪了葉夢得在蔡州遷居潁昌,與友人在芳觀席上離別的情景。詩中展現了一種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美好回憶的追憶,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幸福的追求。作者以獨特的意象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音樂聲和醉意,通過這些描寫,傳達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珍視。
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詩的形式,融合了山水、音樂、花酒等多種意象,展現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對離別的惋惜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山橫、簫鼓、樓觀、指點、新桃李等,形象地描繪了美好的景象和情感。作者以綸巾羽扇、飲酒、斷鴻、余音、流水等形象,抒發了自己對逝去時光和往事的留戀之情。最后,作者以明年春天的到來為希望,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幸福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清新婉約的筆調,以細膩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情感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它通過自然景觀和音樂聲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種幻境之中,使人感受到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這首詩詞給人一種閑適、悠然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希望,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