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明日與客復登臺,再用前韻·) / 作者:葉夢得 |
一醉三年那易得,應須大白同浮。
已知絕景是吾州。
姮娥仍有意,更肯為人留。
萬籟無聲遙夜永,人間未識高秋。
從來我客盡風流。
故知憐老子,尤勝在南樓。
|
|
臨江仙(明日與客復登臺,再用前韻·)解釋: 《臨江仙(明日與客復登臺,再用前韻·)》是宋代葉夢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明天與客人再次登上臺階,
繼續使用前一首詩的韻腳。
一醉三年,那是如此容易得到,
必然要像大白一樣飄浮。
已經知道最絕美的風景就在我的州里。
姮娥(指月亮)仍然抱有柔情,
更愿意停留在人間。
萬籟無聲,遙遠的夜色持久,
人間還未領悟到深秋的美。
從來我作客風流倜儻。
因此知道憐憫老子(指自己),
尤勝于南樓之上。
詩意:
《臨江仙(明日與客復登臺,再用前韻·)》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詩中描述了作者與客人明天再次相聚登上臺階,繼續創作前一首詩的韻腳。詩人在醉酒中度過了三年,這樣的自由自在像大白一樣輕盈自由。詩人深知自己所在的地方有著絕美的風景。月亮仍然懷有柔情,愿意停留在人間,為人們帶來美好。在寂靜的夜晚,萬籟俱寂,而人們尚未真正領悟深秋的美妙之處。詩人自稱一直以來作為客人都風流倜儻,因此他更加明白憐憫自己的重要性,這種憐憫勝過了南樓之上的風景。
賞析:
《臨江仙(明日與客復登臺,再用前韻·)》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月亮和夜晚的寂靜,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欣賞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將自然景色與人生哲理相結合,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感悟和對自由、美好的追求。
詩人以“一醉三年”形容自己在醉酒中度過的時光,表達了對逍遙自在、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他認為美麗的風景就在自己所在的州里,這體現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對它的自然風光的贊美。詩中的“姮娥”象征月亮,被賦予了擁有柔情和留戀人間的意義,進一步強調了作者對人間美好事物的珍視和向往。
詩人運用了“萬籟無聲”來形容夜晚的寂靜,這種寂靜的氛圍使人感受到無窮的寧靜與深度。他認為人們尚未真正領悟到深秋的美妙之處,這或許是對人們生活在喧囂中而忽略了自然之美的批評和警示。
詩人自稱一直以來作為客人都風流倜儻,這既是對自己個性的表達,也是對過去人生經歷的總結和肯定。他認為自己憐憫自己的能力勝過南樓之上的景色,意味著內心的深邃和人生智慧。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月亮和夜晚的靜謐,傳達了詩人對自由、美好和人生哲理的追求和思考。詩人運用意象和對比的手法,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詮釋,展現了他對自然美的贊美、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己個性的肯定。這使得《臨江仙(明日與客復登臺,再用前韻·)》成為一首富有詩意和情感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