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十二月二十二日與許干譽賞梅) / 作者:葉夢得 |
不怕微霜點玉肌。
恨無流水照冰姿。
與君著意從頭看,初見今年第一枝。
人醉后,雪消時。
江南春色寄來遲。
使君本是花前客,莫怪殷勤為賦詩。
|
|
鷓鴣天(十二月二十二日與許干譽賞梅)解釋: 《鷓鴣天(十二月二十二日與許干譽賞梅)》是宋代詩人葉夢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怕微霜點玉肌。
恨無流水照冰姿。
與君著意從頭看,
初見今年第一枝。
人醉后,雪消時。
江南春色寄來遲。
使君本是花前客,
莫怪殷勤為賦詩。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友人許干譽一同欣賞梅花的情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和贊美,以及對春天的期盼和思念。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梅花的獨特感受。
賞析:
詩的開篇,作者寫道:“不怕微霜點玉肌”,形容梅花嬌嫩的花瓣上覆蓋著輕微的霜,卻不減美麗的姿態。接著,作者寫道:“恨無流水照冰姿”,可見作者期望有流水倒映著冰雪的美景,但此時卻沒有,僅有梅花孤立在寒冷的天空中。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作者與友人一起細細觀賞梅花,表示彼此都對梅花的美麗和神采進行了細致的欣賞。他們發現了當年第一朵梅花,初次見到梅花時的喜悅與新奇感油然而生。
接下來,作者用“人醉后,雪消時”來形容時光流轉的情景,暗示時間的流逝,象征著春天的到來。他們在醉酒和雪消融之際,迎來了江南春天的絢麗色彩。這里的江南春色寄來遲,可能意味著作者與友人身處北方,春天來得稍晚,因此更加珍惜和期待。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身份與心境。他自稱“使君”,表示自己是這朵梅花的客人,而殷勤寫下這首詩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告訴友人不要以此為怪,因為對梅花的喜愛和對春天的渴望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梅花的美麗和春天的期待,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敏銳感知和對生活的熱愛。通過與友人的共同欣賞,詩詞傳遞了友情與美好時光的情感,以及對春天的渴望和憧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