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 / 作者:葉夢得 |
一曲青山映小池。
綠荷陰盡雨離披。
何人解識秋堪美,莫為悲秋浪賦詩。
攜濁酒,繞東籬。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梁范堅常謂欣成惜敗者,物之情。
秋為萬物成功之時,宋玉作悲秋,非是。
乃作美秋賦云。
|
|
鷓鴣天解釋: 《鷓鴣天》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葉夢得。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曲青山映小池。
綠荷陰盡雨離披。
何人解識秋堪美,
莫為悲秋浪賦詩。
攜濁酒,繞東籬。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天的景色。詩中描述了一片小池塘被青山映襯的景象,綠荷已經盡頭,雨水灑離,給人一種凋零的感覺。詩人感嘆:有誰能夠領悟秋天的美麗呢?他勸告不要為了悲秋的情緒而寫詩。
詩中提到了攜帶著酒,繞著東籬(圍墻)的情景,暗示著詩人在秋天的時光中品味美酒,享受寧靜的時刻。即使菊花已經凋殘,霜降時節,依然有些枝條傲然挺立,展示堅韌不屈的姿態。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希望讀者能夠銘記一年四季中美好的景色,此刻正是橙黃橘綠的時候,也就是秋天的時候。詩人引用了梁范堅的話,指出欣賞成功而不是悲嘆失敗,是對物之情的真實感受。詩人認為秋天是萬物成熟成功的時候,與宋玉的悲秋不同,他賦予秋天美麗的寄托和贊美。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刻畫了秋天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美麗的贊嘆和對秋天情緒的反思,展示了秋天的豐富和獨特之處。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情感的思考,傳達了對秋天的深情和對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宋代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