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歸有感 / 作者:白居易 |
朝吊李家孤,暮問崔家疾。
回馬獨歸來,低眉心郁郁。
平生所善者,多不過六七。
如何十年間,零落三無一。
劉曾夢中見,元向花前失。
漸老與誰游,春城好風日。
|
|
晚歸有感解釋:
《晚歸有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吊李家孤,
暮問崔家疾。
回馬獨歸來,
低眉心郁郁。
平生所善者,
多不過六七。
如何十年間,
零落三無一。
劉曾夢中見,
元向花前失。
漸老與誰游,
春城好風日。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晚歸時的心境和感慨。詩人早上去吊唁李家的孤兒,傍晚又去問候崔家的病人。回到家中,他獨自一人,心情低落郁悶。他回顧自己一生所喜愛的人或事物,發現其中只有六七個還在身邊。他感嘆自己在十年間失去了許多重要的人和事物,如同花前失去了昔日的伴侶劉曾,或者是年少時的朋友元向。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不知道還能與誰一起游玩,只希望能在春天的城市里,感受到美好的風景和陽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晚年的孤獨和對過去的懷念。通過描繪自己在一天中不同時間所經歷的事情,詩人展示了生活的變遷和歲月的流逝。詩中的"朝吊李家孤,暮問崔家疾"表明詩人對家庭和友情的關注,以及他對生活中的常態和人情冷暖的敏感。詩人通過"回馬獨歸來,低眉心郁郁"表達了內心的孤獨和郁悶,這種情感在"如何十年間,零落三無一"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強調。詩人感嘆自己所珍視的人和事物已經逐漸減少,這種失去和消逝的感覺給他帶來了思考和憂傷。
詩的后半部分以對劉曾和元向的回憶作為象征,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年輕時光的留戀。"漸老與誰游"反映了詩人在晚年面臨的孤獨和無助,而"春城好風日"則描繪了他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自然風光的欣賞。整首詩以簡練而含蓄的方式,通過詩人個人的體驗和情感,觸發了讀者對時光流逝和生活變遷的思考,喚起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