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乙丑八月十八日壽太孺人) / 作者:郭應(yīng)祥 |
人道今年秋較遲。
木犀全未放些兒。
不因誕節(jié)開千歲,爭得今辰把一枝。
呼寶鼎,伴渠伊。
堂萱喜色正融怡。
兒前婦后孫曾從,歲歲稱觴無盡期。
|
|
鷓鴣天(乙丑八月十八日壽太孺人)解釋: 《鷓鴣天(乙丑八月十八日壽太孺人)》是宋代詩人郭應(yīng)祥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人道今年秋較遲,
木犀全未放幾枝。
不因誕節(jié)開千歲,
爭得今辰把一枝。
呼寶鼎,伴渠伊。
堂萱喜色正融怡。
兒前婦后孫曾從,
歲歲稱觴無盡期。
詩意:
這首詩是為慶祝太孺人壽辰而作。詩人用秋天的景象來表達對太孺人的祝福,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思考和對家庭幸福的祈愿。詩中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壽辰的喜慶場面,表達了家庭的團聚和幸福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象作為背景,通過描繪木犀花未盛開的景象,表達了時間的延長和歲月的流轉(zhuǎn)。詩人以此為引子,將目光轉(zhuǎn)向太孺人的壽辰,表達了對她的祝福和喜慶。詩中提到了呼寶鼎和伴渠伊,這是壽宴上的盛景和歡樂,使整個詩歌充滿了喜慶和歡樂的氛圍。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家庭的幸福和團聚。詩人提到兒前婦后孫曾從,意味著太孺人擁有美滿的家庭和豐富的后代。歲歲稱觴無盡期,表達了家庭團聚的美好愿景和幸福的未來。
整首詩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太孺人壽辰的祝福和對家庭幸福的渴望。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和喜慶的壽宴場面,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歡樂祥和的氛圍中,讓人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