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賦木犀次李季功韻) / 作者:郭應祥 |
碎影亂篩月地,濃香時度風檐。
淵明有菊徑開三。
不似此花雅淡。
蘭蕙芬敷可并,芙蓉淺俗堪嫌。
美人妝罷笑窺簾。
插鬢些兒正欠。
|
|
西江月(賦木犀次李季功韻)解釋: 《西江月(賦木犀次李季功韻)》是宋代詩人郭應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碎影亂篩月地,
濃香時度風檐。
淵明有菊徑開三。
不似此花雅淡。
蘭蕙芬敷可并,
芙蓉淺俗堪嫌。
美人妝罷笑窺簾。
插鬢些兒正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月光灑滿了地面,風吹過時帶來了木犀花的濃郁香氣。詩人通過對不同花卉的比較,表達了對木犀花淡雅之美的贊美,以及對俗世花卉的厭棄之情。最后兩句描寫了美人卸妝后笑靨如花的情景,詩人對她的欣賞之情溢于言表。
賞析:
1.這首詩詞以描繪夜晚的景色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月光的柔和和木犀花的芬芳。同時,通過與其他花卉的對比,突出了木犀花的雅淡之美,表達了詩人對純凈、高潔之美的向往。
2.詩中使用了碎影、亂篩等形象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想象到月光在樹枝間的投射,增強了詩意的層次感和細膩性。
3.詩中的美人形象給人以美好的聯想,她妝罷后笑靨如花,展現出動人的風采。這種對美人的描寫既展示了女性的美麗,又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女性的贊美之情。
4.通過對花卉的比較,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淺俗的芙蓉花的厭棄,以及對蘭花、蕙蘭等高雅花卉的喜愛。這種對花卉的喜好和評價,也可以看作是對社會風尚和審美趣味的一種批判。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夜晚景色和花卉的描寫,表達了對高雅之美的追求和對俗世之物的厭棄,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美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