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天祐遣餉牡丹,侑以新詞,次韻為謝) / 作者:郭應祥 |
為愛臉邊著暈,更憐肌里生香。
此花端合占年芳。
兩朵那堪一樣。
自嘆思歸陶令,忽逢好事彭郎。
朋來異卉與名章。
擊節何妨嘆賞。
|
|
西江月(天祐遣餉牡丹,侑以新詞,次韻為謝)解釋: 《西江月(天祐遣餉牡丹,侑以新詞,次韻為謝)》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郭應祥。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西江的月光下(天祐遣餉牡丹,侑以新詞,次韻為謝)
愛意在臉上綻放暈紅,
更加珍愛那肌膚里生發的香氣。
這朵花端莊地占據了年華的盛世,
兩朵花如此相似,怎能不讓人憐愛。
我自嘆思歸的殷切,
忽然遇到了美好的事情與彭郎(指心愛之人)。
朋友們來了,帶來了各種不同的花草與名章(指詩文)。
就敲擊拍節吧,何妨嘆息和欣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景象,以牡丹花為主題。牡丹被形容為在愛人的臉上綻放暈紅,并散發出芬芳的香氣。詩人認為這朵花端莊美麗,象征著年華的盛世。他注意到兩朵牡丹非常相似,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珍愛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歸鄉的渴望和思念之情。然而,他突然遇到了美好的事情和一個心愛的人(彭郎),使他的心情煥發出明亮的光芒。朋友們的到來帶來了各種不同的花草和名章(指詩文),詩人感到非常欣喜。
整首詩以牡丹花為象征,表達了對美的贊美、對愛情的珍愛和對生活的喜悅。詩人通過描繪美麗的自然景象和表達內心的情感,展示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中的飽滿情感和細膩描寫使得這首詩詞成為宋代文學的杰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