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江紅(次楊子耕韻) / 作者:呂渭老 |
山繞吳城,修竹外,滿林圍碧。
任孤檣百丈,遠牽江色。
政簡民閑無一事,同游仍是鴛鸞客。
到晚年、遺愛續新題,都堪說。
修門賦,今誰續。
痛飲士,天應惜。
正彩霞垂帔,暮風飄瑟。
笑疾禪癡今在否,風燈石火同飄忽。
去醉鄉、深處著身心,休銘櫛。
|
|
滿江紅(次楊子耕韻)解釋: 《滿江紅(次楊子耕韻)》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呂渭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江紅(次楊子耕韻)
山繞吳城,修竹外,滿林圍碧。
任孤檣百丈,遠牽江色。
政簡民閑無一事,同游仍是鴛鸞客。
到晚年、遺愛續新題,都堪說。
修門賦,今誰續。
痛飲士,天應惜。
正彩霞垂帔,暮風飄瑟。
笑疾禪癡今在否,風燈石火同飄忽。
去醉鄉、深處著身心,休銘櫛。
中文譯文:
江水環繞著吳城,竹林修竹外側,滿目碧綠。
任憑孤帆高高百丈,遠遠拖著江水的顏色。
政務簡化,百姓安閑無事,同游的人依然是鴛鴦伴侶。
到了晚年,傳承著前人的愛意,都值得一提。
修門補長,如今誰來繼承。
深感痛飲的士人,上天應當珍惜。
紅霞正從天際垂下,夕陽下的微風吹拂著絲弦。
笑疾病的禪師是否仍在世間,風燈和石火都一同飄忽。
離開醉鄉,心靈深處才能扎根,不要再銘記梳妝之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景色和人生哲思的圖景。山環繞著吳城,竹林修竹茂盛,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江水宛如長帆,遠遠牽引著作者的目光,給人以廣闊和遙遠的感覺。
詩中提到政務簡化,百姓安閑無事,這暗示了一個理想的社會狀態,人們可以輕松自在地同游山水,享受生活的美好。晚年時,作者繼承前人的愛意,對于人生的經歷和感悟都值得一提。
接下來,作者表達了對于文化傳承的擔憂,問道誰來繼承修門補長的使命。他感嘆士人痛飲,上天應當珍惜他們。這里體現了對于士人精神的敬重和思考。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于人生的深度思索。彩霞從天際垂下,夕陽下的微風輕拂絲弦,描述了景色的美麗和溫柔。笑談中的禪師是否仍在世間,風燈和石火一同飄忽,揭示了生命的瞬息和無常。詩人呼吁離開醉鄉,深入心靈深處,不再追求表面的虛榮,而是要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真實。
這首詩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反思人生,表達了對于寧靜自在、文化傳承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它以簡潔滿江紅(次楊子耕韻)
山繞吳城,修竹外,滿林圍碧。
任孤檣百丈,遠牽江色。
政簡民閑無一事,同游仍是鴛鸞客。
到晚年、遺愛續新題,都堪說。
修門賦,今誰續。
痛飲士,天應惜。
正彩霞垂帔,暮風飄瑟。
笑疾禪癡今在否,風燈石火同飄忽。
去醉鄉、深處著身心,休銘櫛。
中文譯文:
江水環繞吳城,竹林修竹外側,滿目青翠。
任憑孤帆高高百丈,遠遠拖著江水的顏色。
政務簡化,百姓閑適無事,同游的人仍然是鴛鴦伴侶。
到了晚年,傳承前人的愛意,都值得一提。
修門賦,現在誰來繼承。
痛飲的士人,天應該珍惜。
正紅霞垂下帷幔,暮風中飄揚著絲弦。
笑談中的疾病禪癡如今是否還在,風燈和石火一同飄忽。
離開醉鄉,深處才能扎根,不再銘記梳妝。
詩意和賞析:
《滿江紅(次楊子耕韻)》是宋代呂渭老的作品,描繪了山水景色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中描繪了山水景色,江水繞著吳城流淌,修竹環繞著山腳,林木郁郁蔥蔥,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孤帆高高掛起,遠處牽引著江水的顏色,給人以壯麗和遙遠的感覺。
詩人表達了對政務簡化和百姓安閑的贊美,形容百姓閑適無事,可以自在地同游山水,享受生活的美好。即使到了晚年,也要傳承前人的愛意,繼續書寫新的篇章。
接下來,詩人思考文化傳承的問題,提問現在誰來繼承修門補長的使命。他感嘆士人痛飲,認為天應該珍惜他們的才情和品味。描繪了正紅霞垂下帷幔,暮風中飄蕩著絲弦的美景。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詩人笑談中的疾病禪癡是否還在世間,風燈和石火一同飄忽,透露出生命的短暫和無常。他呼吁離開醉鄉,深入內心,不再追求虛榮,要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真實。
整首詩透過描繪山水景色和反思人生,表達了對寧靜自在、文化傳承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它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并蘊含著深入人心的哲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