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日關路作 / 作者:白居易 |
晚景函關路,涼風社日天。
青巖新有燕,紅樹欲無蟬。
愁立驛樓上,厭行官堠前。
蕭條秋興苦,漸近二毛年。
|
|
社日關路作解釋:
詩詞:《社日關路作》
晚景函關路,
涼風社日天。
青巖新有燕,
紅樹欲無蟬。
愁立驛樓上,
厭行官堠前。
蕭條秋興苦,
漸近二毛年。
中文譯文:
傍晚時分在函關路,
微涼的風中社日天。
青巖新筑燕兒來,
紅樹之間沒有蟬鳴。
愁坐于驛樓之上,
厭疲于行走官堠前。
凄涼的秋意悲苦滿,
漸近二毛年的終結。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山水田園詩,通過描繪社日函關路傍晚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易逝、歲月流轉、人事易改的感慨和無奈之情。
詩中以描述函關路的晚景為始,函關路是唐代主要運輸通道之一,也是白居易取道長安回到家鄉的必經之地。傍晚的函關路彌漫著微涼的涼風,讓人感受到時節漸進,夏日將盡的氣息。青巖新筑,燕子開始飛回,但紅樹之間卻聽不到蟬鳴,預示著秋天的臨近。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愁煩之情。他愁坐于驛樓之上,驛樓是旅行者的棲息之地,詩人可能是暫住在這里,心情蕭條,厭倦行走于官堠前,官堠是古代行官車馬的主要道路。詩人感嘆秋天的凄涼,對于興致日漸消磨、時光的迅速流逝感到苦澀,漸近年事的終結。
整首詩以傷春懷秋的敘述手法,揉合著自己的心緒,給人一種幽怨、憂愁的感覺,抒發了詩人對光陰易逝、歲月無情、人生短暫的感慨和無奈之情,給人以深沉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