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漏子(借陳君俞韻) / 作者:李之儀 |
暑方煩,人似慍。
悵望林泉幽峻。
情會處,景偏表。
心清聞妙香。
寶幢低,金鎖碎。
竹影桐陰窗外。
新事舊,舊愁新。
空嗟不見人。
|
|
更漏子(借陳君俞韻)解釋: 詩詞:《更漏子(借陳君俞韻)》
朝代:宋代
作者:李之儀
暑方煩,人似慍。
悵望林泉幽峻。
情會處,景偏表。
心清聞妙香。
寶幢低,金鎖碎。
竹影桐陰窗外。
新事舊,舊愁新。
空嗟不見人。
中文譯文:
夏日已到,人們心情煩躁不安。
我沮喪地注視著幽深險峻的林泉景致。
情感相會之處,風景反而顯得突出。
心靈清澈,嗅到了美妙的香氣。
寶幢低垂,金鎖已經破碎。
窗外竹影和桐樹的陰影交織在一起。
新的事物與舊的憂愁,舊的事物與新的憂愁,交織在一起。
空空地嘆息,卻不見一個人的蹤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夏日的景象和詩人的心境。夏天的炎熱讓人感到煩躁和慍怒,詩人卻對這美麗的自然景色感到悵望,因為景色的美妙反而凸顯了他內心的困擾。
詩中描繪了林泉幽深險峻的景致,突出了情感相會之處景色的美麗,但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空虛。在這美麗的景色中,詩人的心靈是清澈的,他能嗅到妙香,這可能是指他對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賞。然而,寶幢低垂、金鎖破碎的描寫暗示著詩人的失意和沮喪。
詩中還描繪了窗外竹影和桐樹的陰影,這種交織的景象給人一種幽靜、涼爽的感覺,與夏日的炎熱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新事物與舊愁、舊事物與新憂愁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紛亂和無法釋懷的情感。
最后兩句“空嗟不見人”,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寂寞。在這美麗的景色中,他卻無法遇見一個知音,感到無人理解和陪伴。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困惑。夏日的炎熱和美麗的自然景色成為詩人思考和抒發情感的背景,詩人通過對景色的描寫和自身情感的反思,表達了對孤獨、困擾和無法釋懷的感受,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