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 / 作者:李之儀 |
紫燕銜泥,黃鶯喚友。
可人春色暄晴晝。
王孫一去杳無音,斷腸最是黃昏后。
寶髻慵梳,玉釵斜溜。
憑闌目斷空回首。
薄情何事不歸來。
謾教折盡庭前柳。
|
|
踏莎行解釋: 《踏莎行》是宋代詩人李之儀所作的一首抒情詩,描繪了離別時的傷感和思念之情。
中文譯文:
紫燕銜泥,黃鶯喚友。
可人春色暄晴晝。
王孫一去杳無音,斷腸最是黃昏后。
寶髻慵梳,玉釵斜溜。
憑闌目斷空回首。
薄情何事不歸來。
謾教折盡庭前柳。
詩意:
詩人在描繪春天的美景時,思念遠方的王孫而感到悲傷。詩中的紫燕和黃鶯象征著春天的美好,而王孫的離去帶來了失落和孤獨。詩人感到無助和痛苦,無法忘記王孫的離去,即使是在春光明媚的黃昏時分,這種痛苦也更加深刻。詩人描述了一個女子懶散的形象,表現出心情不佳的狀態。最后,詩人意味深長地說,“謾教折盡庭前柳”,表達了對王孫的思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感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人們在離別時的思念之情,表達了人類共同的情感。詩中的“紫燕銜泥,黃鶯喚友”,描繪了春天的美景,突出了離別時的痛苦。通過描寫女子的形象,詩人表現出了自己的心情,使詩歌更加具有感染力。最后,詩人用“謾教折盡庭前柳”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感嘆,使整首詩更具思考性。這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深刻的感受,是宋代抒情詩歌的代表作品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