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江東人得早梅,見約探題,且訪梅所在,因攜箋管,就賦花下) / 作者:李之儀 |
初破曉寒無限思,融融臘意全迷。
春工從此被人知。
不隨蜂蝶,長伴玉蟾低。
縹緲云間應好在,盈盈淚濕征衣。
背人偷拗向東枝。
清香滿袖,猶記畫堂西。
|
|
臨江仙(江東人得早梅,見約探題,且訪梅所在,因攜箋管,就賦花下)解釋: 《臨江仙(江東人得早梅,見約探題,且訪梅所在,因攜箋管,就賦花下)》是一首宋代李之儀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初破曉寒無限思,
融融臘意全迷。
春工從此被人知。
不隨蜂蝶,長伴玉蟾低。
縹緲云間應好在,
盈盈淚濕征衣。
背人偷拗向東枝。
清香滿袖,猶記畫堂西。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江東人清晨得到早春的梅花,看到梅花后產生了許多感慨和思考。作者通過描繪梅花的美麗和獨立生長的特點,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和對自然萬物的敬仰。詩中還滲透了一絲離愁別緒,以及對遙遠過去的回憶和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晨時分的梅花為題材,通過描繪梅花的美麗和特質,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對自然的贊美。詩的開頭,作者描述了清晨寒冷的氣氛,融入了自己的思考與感慨。他認為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綻放,展示了春天的力量和生命的頑強。梅花不像蜜蜂和蝴蝶那樣隨意飛舞,而是與低垂的月亮為伴,散發出清香和寧靜。
詩中描繪的梅花是虛幻而優雅的,仿佛在云霧之間盛開,給人以遙遠而不可觸及的感覺。作者還用盈盈淚濕征衣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梅花之美的感動和震撼。在最后兩句中,作者回憶起過去的時光,提到了畫堂西,暗示了一段遙遠的思念和離別。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梅花的美麗和獨特,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和自然的熱愛,同時也借此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思念之情。整首詩意典雅,情感真摯,給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