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丑奴兒(謝人寄蠟梅) / 作者:李之儀 |
春風似有燈前約,先報佳期。
點綴相宜。
天氣猶寒蝶未知。
嫩黃染就蜂須巧,香壓團枝。
淡注仙衣。
方士臨門未起時。
|
|
丑奴兒(謝人寄蠟梅)解釋: 《丑奴兒(謝人寄蠟梅)》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之儀。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風似有燈前約,先報佳期。點綴相宜。
天氣猶寒蝶未知。嫩黃染就蜂須巧,香壓團枝。
淡注仙衣。方士臨門未起時。
中文譯文:
春風似乎已經在燈前等待,預告著美好的日子。裝飾得宜。
天氣依然寒冷,蝴蝶還不知道。嫩黃色染滿了蜂須的巧妙,芬芳壓在花枝上。
淡淡地染上仙衣。方士尚未起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期待和對自然的贊美。
首句"春風似有燈前約,先報佳期"表達了作者對春風的期待,將春風的到來比作與燈前的相約,預示著美好的時光即將到來。
接著的"點綴相宜"一句,形容春風帶來的氣息和景象與周圍環境相得益彰,襯托出春天的美麗。
下一句"天氣猶寒蝶未知"表達了天氣雖然已經春季,但仍然有寒冷的氣息,蝴蝶還未出現,顯示了詩中時序的轉折。
"嫩黃染就蜂須巧,香壓團枝"這兩句描繪了蠟梅的美麗。蠟梅是一種在寒冷的冬季中開放的花朵,它的柔嫩黃色裝點著蜂須的精巧,芬芳的香氣沉壓在花枝上,給人以愉悅的感官享受。
最后一句"淡注仙衣,方士臨門未起時"表達了蠟梅的美麗超越塵世,宛如仙衣一般輕淡。方士指的是道士,臨門未起時意味著大自然尚未蘇醒,春天的氣息還未完全展現,但蠟梅已經綻放,象征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對未來的希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風、天氣和蠟梅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的期待和對自然的贊美。蠟梅作為寒冷季節中的花朵,象征著堅韌和希望,與其他花朵開放時不同的時序,給人以啟示和慰藉。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美景,表達了對美好時光和未來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