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 / 作者:石孝友 |
別后應憐信息疏。
西風幾度到庭梧。
夜來縱有鴛鴦夢,春去空余蛺蝶圖。
煙樹遠,塞鴻孤。
垂垂天影帶平蕪。
憑誰寫此相思曲,寄與馮川鄭小奴
|
|
鷓鴣天解釋: 《鷓鴣天》是宋代詩人石孝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別后應憐信息疏。
西風幾度到庭梧。
夜來縱有鴛鴦夢,
春去空余蛺蝶圖。
煙樹遠,塞鴻孤。
垂垂天影帶平蕪。
憑誰寫此相思曲,
寄與馮川鄭小奴。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離別后的相思之情。詩人感嘆離別后信息疏遠,親友之間的消息很難傳達。西風吹過庭院的梧桐樹,多少次帶來了思念之情。夜晚來臨時,即使做著鴛鴦夢,也無法抵擋春天的離去,只剩下空虛的蛺蝶圖畫。遠處的煙樹和孤雁在遼闊的天空中相對孤獨。天空的影子漸漸垂下,將平原遮蔽。詩人感嘆:憑誰來寫下這相思之曲,寄給馮川和鄭小奴。
賞析:
《鷓鴣天》這首詩詞以離別之情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情感的對比,表達了詩人深深的相思之情和離愁之苦。詩人以凄涼的筆觸,描繪了離別后的孤獨和思念之情。
詩中的"信息疏"意味著離別后親友之間聯系的困難,語言簡練而有力地表達了詩人的孤獨感。西風吹過庭院的梧桐樹,成為了詩人思念的象征,幾度西風的到來,幾度詩人的思念。
詩中的"鴛鴦夢"象征著美好的回憶和幻想,然而春天的離去使得這些美好的幻想變得空虛。蛺蝶圖則象征著空虛和無奈,它們只是靜靜地留在了春天的畫卷中。
詩中的煙樹和塞鴻分別象征著遠方的孤獨和離別。煙樹遠處,孤雁飛過天空,詩人在孤獨中感嘆離別的痛苦。垂垂天影帶平蕪的描寫,使得詩人的孤寂之情更加鮮明。
詩的最后兩句"憑誰寫此相思曲,寄與馮川鄭小奴"表達了詩人的思念之情。他感慨地問,有誰能夠寫下這相思之曲,將思念之情寄給馮川和鄭小奴。這里馮川和鄭小奴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知己,他們在離別中成為了詩人唯一可以傾訴的對象。
總之,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離別之情的抒發,《鷓鴣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思念、離愁之苦以及離別后的孤獨感。詩人運用了簡練而凄美的語言,將個人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使詩詞更具感染力和共鳴力。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詩人石孝友對人情離別的深刻思考和表達,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