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樓望歸(時避難在越中) / 作者:白居易 |
滿眼云水色,月明樓上人。
旅愁春入越,鄉夢夜歸秦。
道路通荒服,田園隔虜塵。
悠悠滄海畔,十載避黃巾。
|
|
江樓望歸(時避難在越中)解釋:
江樓望歸(時避難在越中)
滿眼云水色,月明樓上人。
旅愁春入越,鄉夢夜歸秦。
道路通荒服,田園隔虜塵。
悠悠滄海畔,十載避黃巾。
這首詩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江樓望歸(時避難在越中)》。詩中,白居易通過描繪江樓望歸的景象,表達了自己逃離戰亂、尋求安寧的心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詩中的"滿眼云水色,月明樓上人",通過描繪江樓的美景,展示了詩人眼前的寧靜景象。他站在樓上,眺望四周,眼前的一切都是美麗的云水之色,而月亮照耀下,他自己獨自一人站在樓上。
"旅愁春入越,鄉夢夜歸秦"表達了詩人旅途中的憂愁和對故鄉的思念。春天來到越地,他的心中充滿了離鄉之苦。夜晚,他在夢中回到了故鄉秦地,這是一種對家鄉的渴望和向往。
"道路通荒服,田園隔虜塵"描述了戰亂帶來的困境。詩人在逃離戰亂之后,穿過了荒涼的道路,來到了一個與故鄉田園相隔的地方。這里的田園與詩人的故鄉被敵軍的戰爭之塵所隔絕。
"悠悠滄海畔,十載避黃巾"表達了詩人避難十年的心路歷程。他在輾轉流離中來到了滄海之畔,度過了十年的避難生活,逃離了戰亂和黃巾起義的動蕩。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描繪詩人的心境和環境,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安寧生活的向往。詩中充滿了詩人對故鄉的情感和對戰亂的反思,展示了他在逆境中的堅韌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