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和孫子紹菊花詞) / 作者:周紫芝 |
晴日烘簾暖似春。
菊回霜暈淺仍深。
誰知此地栽花手,便是當時嗅蕊人。
秋渺渺,夜沈沈。
一聲清唱裊殘音。
嬌癡應挽香羅比,六幅雙裙染郁金。
|
|
鷓鴣天(和孫子紹菊花詞)解釋: 《鷓鴣天(和孫子紹菊花詞)》是宋代詩人周紫芝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晴日烘簾暖似春。
菊回霜暈淺仍深。
誰知此地栽花手,
便是當時嗅蕊人。
秋渺渺,夜沈沈。
一聲清唱裊殘音。
嬌癡應挽香羅比,
六幅雙裙染郁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的景象,以及與菊花相關的情感和意象。首句表達了晴朗的陽光透過窗簾照射進來,暖意如春。第二句描述了菊花受到霜露的影響,花瓣上出現淺淺的霜暈,但菊花的顏色仍然鮮艷深沉。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在這個地方種植花草的人,他們能夠欣賞到花朵的美麗,體驗到花香的芬芳。第五句和第六句以秋天的模糊不清和夜晚的沉寂來增強了對時間的感知。最后兩句以嬌媚和癡情的形象描述了女子挽起香羅比的衣裙,衣裙上染有如金般明亮的黃色。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秋日的景色和菊花的美麗,通過對細節的觀察和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的深刻體驗。詩中的景象和意象通過對比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秋天的變幻和生命的脆弱。菊花作為秋季的代表花卉,以其堅韌和生命力給人以啟示。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時間流轉和人生短暫的思考,使整首詩增添了一層深意。
此外,詩中的形象描寫和用詞巧妙,通過描繪窗簾、菊花、花香以及女子的衣裙等細節,使整首詩具有生動感。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如晴日與春天的暖意、菊花的淺深顏色、秋天的模糊和夜晚的沉寂等,使詩詞更加鮮活有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秋天景色和菊花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美和瞬息即逝的時光的感慨。同時,它也體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觀察的細膩和對生命的思考,展示了他們對詩意和美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