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金門 / 作者:趙彥端 |
勞顧曲。
燕貢雅羞衣綠。
魯酒不能春味足。
小杯空薦玉。
只愿此歡常續。
莫序水邊絲竹。
明日朝參同趁六。
猶期歸騎逐。
|
|
謁金門解釋: 詩詞:《謁金門》
作者:趙彥端
朝代:宋代
燕貢雅羞衣綠,
魯酒不能春味足。
小杯空薦玉,
只愿此歡常續。
莫序水邊絲竹,
明日朝參同趁六。
猶期歸騎逐。
中文譯文:
燕貢之人穿著雅致的綠衣,
魯國的美酒無法滿足春天的味道。
小杯空空地敬獻著玉液,
只希望這歡樂能夠長久延續。
不要安排在水邊演奏絲竹樂,
明天早晨一同前去朝拜,
期待能夠歸來時馬車相隨,
享受追逐的樂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場宴會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美酒和歡樂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對歸途的期待。
首先,詩中提到燕貢之人穿著雅致的綠衣,燕國是古代的一個小國,燕貢指的是來自燕國的貢品。詩人用雅羞來形容燕貢之人的衣著,展現了他們的高雅品味。
接著,詩人提到魯國的美酒不能滿足春天的味道。魯國是古代的一個大國,以出產美酒而聞名。然而,即使是魯國的美酒,也無法達到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渴望。這里,美酒被用來象征歡樂和快樂。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用小杯空薦玉來形容宴會上的敬酒動作。小杯中沒有酒液,只是象征性地舉杯敬酒,意味著宴會的歡樂和祝福。詩人只是希望這樣的歡樂能夠長久延續。
接下來,詩人提到不要在水邊演奏絲竹樂。水邊的絲竹樂是常見的宴會音樂,然而,詩人希望明天的朝拜活動中不要有這樣的音樂,或許是因為他想在朝拜時保持肅靜和莊重的氛圍。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歸途的期待。他期待明天一同前去朝拜,并且希望能夠和歸程的同伴們一起馳騁,享受騎馬追逐的樂趣。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宴會的場景,透露出詩人對歡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歸途的期待和對未來的美好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