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花天 / 作者:趙彥端 |
當時眾里聞新曲。
拚一醉、移舟換燭。
清波快送仙帆幅。
十里披煙泛玉。
誰知度、春寒夜獨。
常記恨、花闌漏促。
西風渡口蓮堪束。
一枕新涼會足。
|
|
杏花天解釋: 《杏花天》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趙彥端。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夜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當時眾里聞新曲。
拚一醉、移舟換燭。
清波快送仙帆幅。
十里披煙泛玉。
誰知度、春寒夜獨。
常記恨、花闌漏促。
西風渡口蓮堪束。
一枕新涼會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春夜為背景,詩人描述了一個寂靜而美麗的夜晚場景。詩人聽到了新曲,受到了啟發,決定舍棄塵世的煩憂和紛擾,追求一種清新和快樂的境界。
詩中的"當時眾里聞新曲"意味著詩人此時正處于一個充滿新奇和創新的時代,他在眾人中獨立聽到了新的音樂,并對此深感興奮。
"拚一醉、移舟換燭"表明詩人希望通過飲酒、換燈來改變現有的狀態,進入一種更加愉悅和寧靜的心境。
"清波快送仙帆幅"描繪了一幅船行于清澈的江水上,迅速駛向遠方的仙境的景象。這里的"仙帆幅"可以理解為帶有神奇力量的船帆。
"十里披煙泛玉"表達了夜晚的美麗景色,遠處山水籠罩在輕煙之中,宛如散發出玉的光澤。
"誰知度、春寒夜獨"表達了詩人在春夜中感到孤獨和寒冷,并且對逝去的時光感到遺憾和痛心。
"常記恨、花闌漏促"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時光流逝之快的懷恨和惋惜之情。
"西風渡口蓮堪束"描繪了西風吹過渡口,蓮花正好準備束縛。這句詩可以理解為詩人期待著美好時光的到來,希望將其束縛住并留住。
"一枕新涼會足"表達了詩人在這樣一個美麗的春夜中,享受到了一夜的清涼和滿足。
整首詩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春夜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通過舍棄塵世的紛擾和追求美好時光,詩人表達了對于新奇事物的追求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孤獨寒冷的感受。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給人以美好與思索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