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悟貞寺回山下別張殷衡 / 作者:白居易 |
世緣未了治不得,孤負青山心共知。
愁君又入都門去,即是紅塵滿眼時。
|
|
游悟貞寺回山下別張殷衡解釋:
《游悟貞寺回山下別張殷衡》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這首詩寫了詩人游覽悟貞寺后離別友人張殷衡的情景。
詩中的“世緣未了治不得”意味著詩人與這個世界的羈絆還未結束,無法控制。詩人感到自己對世界和人們的期望還未完全實現。接下來的一句“孤負青山心共知”,表達了詩人對張殷衡的心照不宣和默契。詩人認為自己對青山的鐘愛與張殷衡的理解是相通的。
接下來詩人借題發揮,表達了對張殷衡再次進入都城的憂慮:“愁君又入都門去,即是紅塵滿眼時”。詩人認為一旦張殷衡再次進入繁華紅塵的都城,他的眼中就會充滿俗世間的紛擾和繁瑣。這里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友人張殷衡將來可能面臨的困境和陷入紛紜世事的擔憂。
整首詩以優美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離別之情、對世俗的煩擾和羈絆的無奈,以及對友人將來逐漸失去純真和沉迷于塵世的擔憂。通過山水之間,表達了對自然清幽寂靜之美的向往和對紛紛擾擾的紅塵之憂的抒發。
中文譯文:
游山下悟貞寺歸,與張殷衡分別離。
世緣未了治不得,孤負青山心共知。
愁君又入都門去,即是紅塵滿眼時。
詩意賞析:詩人游山歸來,與友人分別離去,感慨地說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羈絆還未結束,自己與友人對青山的鐘愛是相通的。同時,詩人對友人再次回到都城的擔憂也表露無遺,擔心友人會被俗世的事務所困擾,失去純真。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真摯友情的珍視與純真的向往,是一首表達離別思念和紛擾煩擾的憂愁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