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潮陽吳子野出家?或為蘇過作? / 作者:蘇軾 |
子昔少年日,氣蓋里閭俠。
自言似劇孟,叩門知緩急。
千金已散盡,白首空四壁。
烈士嘆暮年,老驥悲伏櫪。
妻孥真敝履,脫棄何足惜。
四大猶幻座,衣冠矧外物。
一朝發無上,顧老靈山宅。
世事子如何,禪心久空寂。
世間出世間,此道無兩得。
故應入枯槁,習氣要除拂。
丈夫生豈易,趣舍志匪石。
當為師子吼,佛法無南北。
|
|
聞潮陽吳子野出家?或為蘇過作?解釋:
《聞潮陽吳子野出家?或為蘇過作?》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聽說潮陽吳子野出家,或者是蘇過為他寫的。少年時,他有著俠義之氣,自稱像劇中的孟嘗君,敲門時能感知到緊急與緩慢。千金財富已經散盡,如今只有白發孤獨地對著四壁。烈士感嘆自己晚年的悲哀,老驥馬哀嘆伏在馬槽中。妻兒的衣履破舊,丟棄了也無所惜。四大皆為幻象,衣冠也只是外物。有一天突然發現無上的道,然后顧念老去的靈山宅。人世間的事情,怎么能與禪心相比,久已空寂。出世與入世,這條道路沒有兩全其美。所以應該修行苦行,摒除凡塵之氣。丈夫的一生豈會輕易,追求志向并非堅如磐石。應該像獅子一般咆哮,佛法無南無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少年俠士轉向出家的故事,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世俗欲望的思考。詩中通過對吳子野的描述,表現了他年少時的俠義之氣和對劇中孟嘗君的自比。然而,時間流逝,財富散盡,他變得孤獨,感嘆自己的老去和世事無常。詩人通過描繪烈士嘆息、老驥哀鳴的形象,表達了對英雄壯志和生命的短暫的感慨。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轉向禪宗哲理,強調修行的重要性。他認為世俗的事物和功名利祿都是幻象,與修行的道路無關。他提到自己顧念老去的靈山宅,表現了對超脫塵世的向往。他認為人生不易,追求真正的志向需要堅定的決心和毅力,就像獅子咆哮一般堅定。最后,他強調佛法超越了南北,沒有區別,呼吁人們追求內心的真正平靜和解脫。
整首詩通過對吳子野的生活轉變和詩人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時光流轉和修行的深刻思索。它既展示了俠義情懷和對英雄壯志的敬仰,又呼吁人們超越物質欲望,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境界的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