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遇樂(綠陰) / 作者:蔣捷 |
清逼池亭,潤侵山閣,雪氣凝聚。
未有蟬前,已無蝶后,花事隨逝水。
西園支徑,今朝重到,半礙醉筇吟袂。
除非是、鶯身瘦小,暗中引雛穿去。
梅檐溜滴,風來吹斷,放得斜陽一縷。
玉子敲枰,香綃落翦,聲度深幾許。
層層離恨,凄迷如此,點破謾煩輕絮。
應難認、爭春舊館,倚紅杏處。
|
|
永遇樂(綠陰)解釋: 《永遇樂(綠陰)》是宋代文學家蔣捷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清晨逼近池塘亭子,澤潤彌漫山間閣樓。雪氣凝結凝聚。
在蟬鳴出現之前,蝴蝶已經不見了,花事隨著逝去的水流而去。
西園小徑,今天早晨再次來到,半遮擋著醉酒時吟唱的袖子。
除非是那細小的黃鶯,暗中引領著雛鳥穿過。
梅子的檐口滴水,風吹來折斷,只留下一縷斜陽。
玉子敲擊琴弦,香綃落下剪刀,聲音回響深沉。
層層的離愁別緒,凄迷如此,點破了紛繁煩擾輕飄飛的絮語。
除非是春天的古館,那里倚著紅杏樹。
詩意和賞析:
《永遇樂(綠陰)》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一幅清新而寂靜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感悟。
詩詞開篇描繪了清晨的景色,池塘亭子和山間閣樓被清新的雪氣所包圍,給人一種寧靜和凝聚的感覺。
接著,詩人提到蟬和蝴蝶。蟬鳴預示著夏季的來臨,而蝴蝶則是夏季的象征,但在這首詩中,蟬聲已經消失,蝴蝶也已不見,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
詩中提到的西園小徑,可能是詩人的私人花園,也可能是一段詩人曾經流連往事的地方。詩人再次來到這里,半遮擋著醉酒時吟唱的袖子,暗示著他對往事的回憶和情感的抒發。
詩中的黃鶯引領雛鳥穿過,是在暗示著新生代將會接替老一輩,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接下來,詩人以一個細小的細節,梅子檐口滴水,風吹來折斷,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事物的變化。斜陽斜照的一縷光線,為整個景色增添了幾分柔美。
詩的后半部分,以琴聲和香綃的形象,描繪了一種深沉的情感。琴聲回蕩在空氣中,香綃輕輕飄落,表達了一種離愁別緒和深情的意境。
最后,詩人提到春天的古館和倚靠紅杏樹的情景。古館是詩人回憶中的一處場所,而紅杏樹則是春天的象征,這里象征著詩人對過去歲月的懷念和對春天美好的向往。
整首詩運用細膩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時間的流轉、事物的變遷以及人情世故的感悟。詩中的意象清新雅致,給人以寧靜、深沉和離愁別緒的感受,展現了蔣捷獨特的詩境和情感表達能力。
總之,《永遇樂(綠陰)》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表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感悟,將讀者帶入一種寧靜、清新而離愁的詩意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