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贈李煉師見招 / 作者:白居易 |
幾年司諫直承明,今日求真禮上清。
曾犯龍鱗容不死,欲騎鶴背覓長生。
劉綱有婦仙同得,伯道無兒累更輕。
若許移家相近住,便驅雞犬上層城。
|
|
酬贈李煉師見招解釋:
《酬贈李煉師見招》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幾年司諫直承明,
今日求真禮上清。
曾犯龍鱗容不死,
欲騎鶴背覓長生。
劉綱有婦仙同得,
伯道無兒累更輕。
若許移家相近住,
便驅雞犬上層城。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李煉師的回贈,表達了對李煉師的敬佩和向往仙境的渴望。白居易自稱幾年來一直擔任司諫職務,直言不諱地向明君傳達真實的情況,今天他卻渴望能夠在清凈的禮儀中追求真理。他提到自己曾犯龍鱗罪,但容貌卻沒有喪命,他渴望能夠騎在鶴背上尋找長生不老之道。白居易還提到劉綱有個妻子成為仙人,而他的朋友伯道沒有兒子,所以輕松無憂。最后,白居易希望如果能夠得到李煉師的許可,他將搬家到附近,帶著家禽和寵物一起居住在城上。
賞析:
這首詩以自嘲和幽默的口吻表達了白居易對仙境的向往和對長生不老的渴望。他自稱幾年來一直擔任司諫職務,暗示自己是現實世界的一員,但內心卻渴望超越塵世,追求真理和長生不老的境界。白居易以詼諧的方式描述自己曾犯龍鱗罪,但容貌卻沒有喪命,暗示自己有著超凡的身世和渴望飛升的心愿。他提到劉綱的妻子成為仙人,而伯道沒有兒子,暗示仙境中的人物和人世的紛擾相比,更加輕松自在。最后,他希望能夠與李煉師住得更近,將家禽和寵物帶上城上,展現了對友誼和安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平易近人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仙境和長生不老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幽默和調侃。這種寓意深遠的詩意和幽默的表達方式使得該詩在唐代詩詞中獨具特色,展現了白居易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思想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