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客有作北里選勝圖,冠以曲子名,東風第一枝,裒然居首因作此詞) / 作者:蔡伸 |
脈脈柔情不自持。
淺顰輕笑百般宜。
尊前唱歇黃金縷,一點春愁入翠眉。
流蕙盼,捧瑤卮。
借君歌扇寫新詩。
浮花謾說驚郎目,不似東風第一枝。
|
|
鷓鴣天(客有作北里選勝圖,冠以曲子名,東風第一枝,裒然居首因作此詞)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蔡伸所作,題為《鷓鴣天》。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脈脈柔情不自持。
淺顰輕笑百般宜。
尊前唱歇黃金縷,
一點春愁入翠眉。
流蕙盼,捧瑤卮。
借君歌扇寫新詩。
浮花謾說驚郎目,
不似東風第一枝。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含蓄的柔情之感。詩人描述了一個女子的美麗和動人之處。她的微笑和皺眉都極為得宜。在她唱歌時,她的歌聲像黃金一樣動聽,她的煩惱和憂愁也深深地揉入她那翠綠的眉毛之中。她眼含柔情地期待著,手捧著美酒,期望通過她心愛的人的歌聲和扇子,來寫下一首新的詩篇。盡管有很多美麗的花朵在開放,但它們都不及東風中最初綻放的那一朵。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女子的美麗和魅力。詩中的描寫充滿了柔情和情感的細微之處,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表達方式。
詩中使用了一系列描寫女子的詞語,如“脈脈柔情”、“淺顰輕笑”、“黃金縷”和“翠眉”,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女子的溫柔和美麗。她的微笑和皺眉都極為得宜,顯示出她的情感表達能力和機智。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女子期待著心愛的人的歌聲和扇子,以此來激發(fā)靈感寫詩。這種借物抒情的手法,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種詩意的層次感。
最后兩句“浮花謾說驚郎目,不似東風第一枝”,通過對比抒發(fā)了詩人對女子美麗的贊美。雖然有很多美麗的花朵綻放,但在詩人眼中,它們都不及東風中最初綻放的那一朵。這里東風被賦予了象征春天和新生的意義,強調了女子的獨特魅力和與眾不同之處。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細膩的詞語和描寫展現了女子的美麗和情感,同時通過借物抒情的手法和對比的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這是一首充滿柔情和贊美的宋代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