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雜詩九十首 / 作者:曹勛 |
蒸沙以為城,冶鐵用作限。
未伸彼利害,先為己憂患。
家事席未暖,基址已永嘆。
在德不在險,推類仁者諫。
|
|
山居雜詩九十首解釋: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山居生活中的感慨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蒸沙以為城,
冶鐵用作限。
未伸彼利害,
先為己憂患。
家事席未暖,
基址已永嘆。
在德不在險,
推類仁者諫。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山居的景象和思考人生的問題,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擔憂和對道德倫理的呼喚。
首先,詩中的“蒸沙以為城,冶鐵用作限”揭示了人們對于物質追求的執著和對于物質力量的過度使用,以至于破壞了自然環境和局限了人類的發展。這種現象使得作者感到憂慮,他認為人們應該先顧及利害之間的關系,而不僅僅是自身的利益和困擾。
其次,詩中提到“家事席未暖,基址已永嘆”,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問題的憂慮,他覺得家庭事務還沒有解決,但社會道義的基礎卻已經破敗,這讓他感到無盡的嘆息。
最后,詩中提到“在德不在險,推類仁者諫”,強調了在面對困難和危險時,應該以德行為先,而非只顧個人安危。作者呼吁那些有仁愛之心的人們應該發出勸諫的聲音,推動社會的良性發展。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山居生活的觀察和反思,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現實和人類價值觀的思考。詩中的思想內涵和社會議題使得它成為一首具有深意和啟發性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