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筆三首 / 作者:蘇軾 |
父老爭看烏角巾,應緣曾現宰官身。
溪邊古路三叉口,獨立斜陽數過人。
|
|
縱筆三首解釋:
《縱筆三首》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父老爭看烏角巾,
應緣曾現宰官身。
溪邊古路三叉口,
獨立斜陽數過人。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描繪了一個宰官(高官)的形象。父老們爭相觀看他戴著烏黑色帽子的場景,可能是因為他曾經擔任過宰官之職。在溪邊古道的三叉口,宰官獨自站立,斜陽下數著路過的行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宰官形象的描寫,展現了他在民眾中的威望和令人景仰的地位。烏角巾是官員所戴的標志,父老們爭相觀看他的烏角巾,顯示了人們對他的敬重和向往。作者通過這個形象,反映了宰官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權威。
詩中提到的溪邊古路三叉口,給人以寂寥和孤獨的感覺。宰官獨自站在這個地方,斜陽映照下,默默地數著路過的行人,顯得孤高而超然。這種景象給人以思考和沉思的空間,也暗示了宰官在權力之下的孤獨和壓力。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宰官的形象和心理狀態,展示了作者對官員身份和社會地位的思考。同時,這首詩也可以引發讀者對官員、權力和社會結構的思考,呈現了宋代社會的某些特點和現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