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 作者:蘇軾 |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我昔家居斷還往,著書不復窺園葵。
朅來東游慕人爵,棄去舊學従兒嬉。
狂謀謬算百不遂,惟有霜鬢來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種,行且拱矣歸何時。
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
與君未可較得失,臨別惟有長嗟咨。
|
|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解釋: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是蘇軾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我不厭倦地反復閱讀古書,熟悉的讀物讓我深思,我自己也逐漸明白其中的道理。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將來我可能無法避免成為官員,如今的安逸生活難以追尋。
我曾經離家,卻又回來,寫書時不再窺視園中的葵花。
在過去,我離開了家鄉,又回到了家中,寫書時不再對園中的葵花偷窺。
多年來我向往東方,向往那些有名望的人,拋棄了過去的學問,像孩子一樣玩耍。
多年來我渴望東方的文化,渴望追隨那些有地位的人,放棄了過去的學問,像兒童一樣嬉戲。
我瘋狂地追求計劃,百般謀算都未能如愿,只有白發如期而至。
我狂妄地追求各種計劃,百般謀算都沒有如愿,只有白發按時而至。
我親自種植了故鄉的松柏樹,行走時也像它們一樣拱手行禮,但不知何時才能回去。
我親手種植了故鄉的松柏樹,我行走時也向它們一樣恭敬,但不知何時才能回到故鄉。
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
所有的事情早已注定,十年的奔波是否算是愚蠢。
與你相比,還不能衡量得失,臨別時只能長嘆嘆息。
與你相比,我不能評估得失,臨別時只能長嘆息。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自己人生經歷和境遇的思考。他反復閱讀古書,深思自己的認知和理解,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可能無法逃脫名利之累。他回到家鄉,不再沉迷于功名利祿,而是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扔掉了過去的學問,像孩子般追隨名望的人,卻發現自己的謀算往往落空,只有白發增添。他對故鄉的思念和歸鄉的期待如同種植的松柏,但歸程未知。他在詩中表示,一切事情都是命運安排,他的十年奔波也許并非愚蠢。最后,他與讀者告別時,只能長嘆息,無法評估得失。整首詩抒發了蘇軾對人生沉浮的思索和對歸鄉的向往,展現了他對命運和自我境遇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