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寄李正字 / 作者:曹勛 |
我能甘貧誰委悉,惟欠鼓頷曳杖乞。
閉門寧餓十日雨,約己何能六尺屈。
裹子桑飯公等恩,食駿馬肉我固失。
行將云水縱所知,一琖清泉負朝日。
|
|
雨中寄李正字解釋: 《雨中寄李正字》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甘愿忍受貧窮,沒有怨言,只求得一杖和一雙鞋。我寧愿在家中餓上十天的雨,也不愿屈服。雖然裹著薄衣,吃的是桑飯,但我絲毫不忘感激君主的恩德。盡管我失去了享用駿馬肉的機會,但我依然堅定。即將踏上旅途,我會以云水的寬廣心胸來面對所遇之事,就像一壺清泉承載著朝陽。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曹勛寧愿忍受貧困和艱辛,也不愿屈服于逆境的堅毅精神。他在雨中寄語李正字,表達自己不求富貴,只希望得到一杖和一雙鞋,以應對艱苦的旅途。盡管生活艱辛,但他仍然保持感恩之心,不忘君主的恩德。他心懷天地,胸懷坦蕩,準備面對未來的挑戰,就像一壺清泉承載著朝陽的光輝。
賞析:
《雨中寄李正字》展現了作者堅強不屈的精神和對自由獨立生活的追求。他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物質貧困的寬容和對精神追求的執著。面對逆境,他選擇了與貧困共處,保持獨立的自尊與尊嚴。他寧愿忍受饑餓和貧窮,也不愿屈服于命運,體現了個人意志和堅毅的品質。
詩中的"一杖和一雙鞋"象征著作者對行走旅途的渴望,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他寧愿在家中餓上十天的雨,也不愿屈服,表明了他對困境的堅守和無畏的態度。盡管生活貧苦,他仍然保持感恩之心,感激君主的恩德,體現了他對人情世故的寬容和感恩的精神。
詩末的"云水縱所知,一琖清泉負朝日"表達了作者豁達樂觀的情懷。他以云水的寬廣胸懷,自信地面對未來的旅途和人生之路,就像一壺清泉承載著朝陽的光輝,積極向上地迎接新的挑戰。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獨立和精神追求的執著,展現了堅毅的品質和豁達樂觀的態度。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士人的精神風貌和獨立人格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