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潯陽宴別(此后忠州路上作) / 作者:白居易 |
鞍馬軍城外,笙歌祖帳前。
乘潮發湓口,帶雪別廬山。
暮景牽行色,春寒散醉顏。
共嗟炎瘴地,盡室得生還。
|
|
潯陽宴別(此后忠州路上作)解釋:
潯陽宴別(此后忠州路上作)
鞍馬軍城外,笙歌祖帳前。
乘潮發湓口,帶雪別廬山。
暮景牽行色,春寒散醉顏。
共嗟炎瘴地,盡室得生還。
譯文:
離開潯陽城,千軍萬馬在城外,笙歌聲在祖帳前。
乘著大潮,我離開了湓口,再帶著雪離別廬山。
夕陽下的景色印在我的行色之中,春天的寒意散去了我的醉意。
我感嘆在炎瘴之地,家中的人都能安然無恙。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離開潯陽宴別的時候寫的。他是在軍隊外面,看到千軍萬馬,聽到笙歌聲。離別之后,他乘著潮水離開湓口,再帶著雪離別廬山。他對于離別時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有著深刻的感觸。詩中表達了他對于炎瘴之地的感嘆,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家人的牽掛和祝福。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在離別時的復雜情感,既有對美景的贊嘆,也有對戰亂之地的感嘆。詩中通過景色和自己的心情的對比,傳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同時,詩中也滲透著對家人的關懷和祝福。通過以詩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表達了離別時的思緒和情感的糾結。整首詩描繪了離別時的場景和情感,通過對景色和情感的描述,展現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對生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