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二首 / 作者:曹勛 |
游子從來悲故鄉(xiāng),發(fā)來襟袖芷蘭芳。
夢魂飛去云濤遠,杖策閑行秋水光。
可是夢中曾到此,安知身后卻余香。
紫陽弟子有賢子,卜筑新亭真肯堂。
|
|
三月二首解釋: 《三月二首》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天的三月,游子離開故鄉(xiāng),心中充滿了悲傷之情,手中捧著盛開的芷蘭芳香。夢魂飛離,漂浮在遙遠的云濤之間,手扶杖策,悠閑自在地行走在秋水的明光之中。或許在夢中曾到過這個地方,但如何知曉身后是否還留有芳香?紫陽弟子中有著賢者,他筑起了新亭,真誠地迎接著游子。
這首詩以游子離鄉(xiāng)的主題為中心,表達了游子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游子在離鄉(xiāng)時帶走了芷蘭的芳香,這里可以理解為他帶走了故鄉(xiāng)的記憶和思念。夢魂飛離,游子的思緒隨著云濤漂浮遠去,他手扶杖策,閑逛在秋水的光輝之下,展現(xiàn)出自由自在的心境。然而,他對于故鄉(xiāng)的記憶卻只停留在夢中,無法確定現(xiàn)實中是否還有殘留的痕跡。
最后兩句描寫了紫陽弟子的情景,他們筑起了新亭,真誠地歡迎游子的歸來。這里可以理解為游子在外游歷時,仍然能夠遇到真誠友善的人,給予他溫暖和安慰。
整首詩以離鄉(xiāng)游子的身份為線索,通過描繪夢境與現(xiàn)實、離別與相聚的對比,表達了游子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對友情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夢境的意象,以及對芷蘭香氣和秋水光輝的描繪,增強了詩意的層次與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