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柳子玉游鶴林招隱醉歸呈景純 / 作者:蘇軾 |
花時臘酒照人光,歸路春風灑面涼。
劉氏宅邊霜竹老,戴公山下野桃香。
巖頭匹練兼天凈,泉底真珠濺客忙。
安得道人攜笛去,一聲吹裂翠崖岡。
|
|
同柳子玉游鶴林招隱醉歸呈景純解釋:
《同柳子玉游鶴林招隱醉歸呈景純》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花時臘酒照人光,歸路春風灑面涼。
劉氏宅邊霜竹老,戴公山下野桃香。
巖頭匹練兼天凈,泉底真珠濺客忙。
安得道人攜笛去,一聲吹裂翠崖岡。
譯文:
在花開的季節,臘月的酒照亮了人的光輝,歸途上春風灑在臉上涼爽。
劉氏的宅邊,霜染竹已經老去,戴公山下野生桃花香氣撲鼻。
巖頭上細雨紛飛,天空清澈明凈,泉水底部的真珠濺起,驚擾了過客。
但愿道士能帶著笛子來,一聲吹響,將翠崖岡的寧靜打破。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返鄉的場景,詩人經過一片花開的景色,沐浴在春風中,感受到歸途的清涼。他提到了劉氏的宅院旁邊的老竹和山下的野桃花,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歲月的更替。接著,詩人描述了巖頭上的細雨和澄澈的天空,以及泉水中濺起的真珠,突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寧靜。最后,詩人渴望一個道士能夠帶著笛子來到這里,吹奏一曲,打破寧靜的山林。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現了蘇軾詩詞中常見的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心靈寧靜的主題。詩人通過描繪花開、春風、竹林、山谷等景色,以及真珠濺起、道士吹笛等意象,創造出一幅優美的自然畫卷。他借助這些景物,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的深情和對心靈安寧的向往。整首詩婉約清新,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美好的想象和共鳴。
詩中所呈現的自然景色與人情感的交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寧靜和舒適。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向往,同時也抒發了對人生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對現實生活中繁忙喧囂的厭倦。這使得詩人與讀者之間建立了情感的共鳴,引發了對自然、對心靈寧靜的思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