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鶴 / 作者:曹勛 |
子晉升真后,茅君謁帝初。
靈風翔羽葆,舒轡聳云裾。
凌虛前虎節,方駕后龍輿。
平旦辭龜嶺,禺中過鳳虛。
故里頻遷改,山川遽有無。
當時武昌水,清淺轉城隅。
|
|
黃鶴解釋: 《黃鶴》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華麗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壯麗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黃鶴飛上青天,子晉升為真后,茅君初次謁見帝王。靈動的風兒托著黃鶴飛翔,舒展著長長的韁繩,高聳云霄的衣裾。前面是凌虛的虎節,后面是方駕的龍車。清晨告別了龜山嶺,經過禺中的鳳凰山。故鄉頻繁改變,山川有時存在,有時消失。當時武昌的水清淺,轉過了城隅。
這首詩詞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情厚意。黃鶴在詩中象征著高飛的志向和英勇的精神,它飛上青天,寓意著子晉升為真后,茅君初次進見帝王的喜悅與榮耀。描繪黃鶴飛翔的靈動場景,使整個詩篇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詩中還通過描述舒展的韁繩、高聳的衣裾等細節,展示了宏偉壯麗的場面。前面是凌虛的虎節,表現了子晉的威嚴和權勢;后面是方駕的龍車,象征著官職顯赫。這些形象的描繪使整個詩詞具有雄壯而莊嚴的氛圍。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故鄉的變遷使山川有時存在,有時消失,折射出作者對故鄉變遷的感慨和痛惜。詩末描繪的武昌水清淺轉過城隅,似乎也暗示了作者遠離故鄉的離愁別緒。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華麗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并通過描繪壯麗的場景和細節,表達了作者對子晉升真后和茅君謁見帝初的歡喜和莊重。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故鄉變遷和離愁別緒的感慨,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