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行二首 / 作者:曹勛 |
月冷桐陰靜,霜紅桂影寒。
碧蘚封丹室,青松覆玉壇。
如何后雞犬,不得而驂鸞。
|
|
淮南行二首解釋: 《淮南行二首》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這首詩以淮南之行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情感,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歲月和遺憾的感嘆。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月冷桐陰靜,霜紅桂影寒。
碧蘚封丹室,青松覆玉壇。
如何后雞犬,不得而驂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淮南行的景色和一種憂傷的情感。首兩句描述了月亮冷冷地照耀下,桐樹下靜謐的氛圍,霜使紅色的桂花顯得凄涼。這里的桐陰和桂影是自然景物的象征,通過描繪冷靜和寒冷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憂傷。
下兩句描繪了一座宮殿,上面覆蓋著綠色的蘚苔,象征歲月的流逝。丹室和玉壇是宮殿的象征,蘚苔的存在暗示了宮殿的廢棄和歲月的侵蝕。這里作者可能在暗示自己的失意和遺憾,嘆息時光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
最后兩句是作者的抒發和感嘆,表達了對過去事物的思念和對現實的無奈。雞犬是常見的動物,而驂鸞是傳說中祥瑞的動物,這里用來比喻前后的差別。后雞犬指的是現在的普通和平凡,而無法得到祥瑞的驂鸞則暗示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無法實現的遺憾。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隱喻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憂傷和對過去的懷念。它展現了人類情感與自然景物之間的關聯,傳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現實的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