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儲子椿 / 作者:曹勛 |
卓犖姑溪有隱君,當年遠識無楓宸。
鑒明塵土無留跡,水凈妍媸久自真。
聞道燕居求性理,固應有暇對閑人。
一廛已約同藏海,他日茅齋定卜鄰。
|
|
寄儲子椿解釋: 《寄儲子椿》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卓犖姑溪的隱君,回首往事,追憶當年那位見識卓越的隱士。詩人稱贊他的見識高超,超越了塵世的限制,清澈如水,美麗而真實。曹勛聽說了隱君在燕居,于是他期望有機會與這位隱士共同探討人性和理論。他們有可能在某個地方相聚,相互交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隱士生活的向往和對隱士智慧的贊美。
這首詩雖然字數不多,但通過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詩中的隱君被描繪為一個卓越的人物,他的遠見卓識使他超越了塵世的繁華,他的智慧如清澈的水一般純凈。詩人曹勛對隱君的贊美表達了他對這位隱士的欽佩和向往,同時也表達了他希望能有機會與這位智者交流的渴望。
這首詩的賞析在于其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方式。詩人通過幾個簡潔的詞句,勾勒出了隱君的形象和自己的心愿,給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間。詩中的景物描寫精煉而富有意象,如"鑒明塵土無留跡,水凈妍媸久自真",通過對比塵土和水的純凈,表達了隱君智慧的超越塵世的特質。詩人期待與隱君的相聚,以便共同探討人性和理論,這種向往也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智慧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隱士智慧的贊美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相得益彰,使整首詩充滿了意境和情感的張力,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