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之回 / 作者:曹勛 |
衛騎絕沙漠,關驅過玉門。
云旗梢月窟,輦道屬烏孫。
萬國森環衛,三靈駭駿奔。
聲容同日月,威德被乾坤。
巡狩知無外,蠻戎識至尊。
何當鳴警蹕,高會醼昆侖。
|
|
上之回解釋: 《上之回》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一幅壯麗的邊塞景象,充滿了豪情壯志和統治者的威嚴。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衛騎穿越沙漠,
守關護送過玉門。
云旗飄揚在月亮的窟窿,
行宮的道路屬于烏孫。
萬國環繞著邊塞,
三靈驅使著奔馬。
聲音和容貌堪比太陽和月亮,
威德覆蓋了整個天地。
巡視狩獵知道沒有外敵,
蠻夷戰士認識至尊者。
何時才會吹響警報,
高高地聚會于昆侖山。
詩意:
《上之回》以雄渾的筆墨勾勒出邊塞地區守衛邊疆、統治萬邦的壯麗景象。詩人描繪了衛騎穿越沙漠、守關護送過玉門的場景,表現了邊塞守衛的艱辛和威武。詩中的云旗飄揚在月亮的窟窿,輦道屬于烏孫,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行宮的壯麗景象。詩人通過描述萬國環繞邊塞、三靈驅使奔馬的場景,展現了統治者的威嚴和統治范圍的廣闊。同時,詩中也表達了詩人對于邊塞守衛的贊美和對于至尊者的崇敬。最后兩句提出了期待吹響警報、高會于昆侖山的愿景,表達了對于國家安寧和統一的向往。
賞析:
《上之回》通過豐富的意象和雄渾的語言,展現了邊塞地區的壯麗景象和統治者的威嚴。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衛騎穿越沙漠與關驅過玉門、聲容同日月與輦道屬烏孫,以及萬國森環衛與蠻戎識至尊等,使詩句更加生動有力。同時,詩人通過運用夸張和夸張修辭手法,如云旗梢月窟、威德被乾坤等,增強了邊塞景象的宏偉和統治者的威嚴感。整首詩氣勢恢宏,表達了詩人對于國家安寧和統一的向往,并贊頌了邊塞守衛和至尊者的英勇和偉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