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黃灣真如山般若臺 / 作者:曹勛 |
真如山中龍象宅,前三后三率禪客。
珍公提唱悟本心,一指不留庭下柏。
我來春事梅已玉,仍吸靈泉酌寒碧。
會看海印發(fā)光時,臺前璧月連天白。
|
|
題黃灣真如山般若臺解釋: 《題黃灣真如山般若臺》是宋代曹勛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黃灣真如山般若臺,
前三后三率禪客。
珍公提唱悟本心,
一指不留庭下柏。
我來春事梅已玉,
仍吸靈泉酌寒碧。
會看海印發(fā)光時,
臺前璧月連天白。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名為黃灣真如山般若臺的景觀。臺上有一群禪客,前三后三地來到這里。其中有一位名叫珍公的人引領他們覺悟本心,他用一指指向的柏樹不留一點痕跡。我來到這里時,春天已經(jīng)使梅花如玉一般綻放,我仍然感受到清涼的靈泉,品味著寒碧色的酒。當海印(可能指月亮)升起時,臺前的寶璧月光照耀天空,潔白無瑕。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和禪修為主題,通過描繪黃灣真如山般若臺的景色和禪客們的修行情景,表達了詩人對禪修境界和自然之美的贊美和感悟。
詩中提到的真如山般若臺可能是一個禪修場所,它象征著超越凡塵的境地。禪客們相互陪伴,互相啟迪,共同追求內心的覺悟。珍公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的本心,用一指指向的柏樹不留痕跡,寓意著覺悟之境的無形無相。
詩人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梅花盛開如玉,靈泉清涼宜人。這里春意盎然,自然環(huán)境與禪修境界相得益彰。當海印升起時,臺前的寶璧月光照亮整個天空,給人一種潔白無瑕的感覺,也暗示了禪修的境界超脫世俗的紛擾。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禪修的境界和自然景色的和諧,給人以寧靜、清涼、超然的感受。通過這些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禪修修行和自然之美的贊美,同時也傳遞了對追求內心覺悟的思考與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