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微之 / 作者:白居易 |
帝城行樂日紛紛,天畔窮愁我與君。
秦女笑歌春不見,巴猿啼哭夜常聞。
何處琵琶弦似語,誰家咼墮髻如云。
人生多少歡娛事,那獨千分無一分。
|
|
寄微之解釋:
《寄微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帝城行樂日紛紛,
天畔窮愁我與君。
秦女笑歌春不見,
巴猿啼哭夜常聞。
何處琵琶弦似語,
誰家咼墮髻如云。
人生多少歡娛事,
那獨千分無一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帝都的繁華景象中感受到的孤獨和憂愁。詩人與他的朋友微之一起觀賞著帝都的繁忙和歡樂,然而他們卻感到了內心的空虛和憂愁。他們無法體驗到春天的歡樂,聽到的卻是秋夜巴山上猿猴的啼哭聲。詩人思索著,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哪里可以找到真正的歡樂和快樂,他無法回答。他認為人生中有很多歡樂的事情,但對于他們來說,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分量。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帝都的繁華景象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他以對比的方式描述了自己與微之在帝都的體驗,凸顯了他們的孤獨感和無法融入周圍歡樂氛圍的困境。通過描寫秦女的笑歌和巴猿的啼哭,詩人進一步強調了自己與微之的孤獨。他們無法感受到春天的歡樂,只能聽到秋夜中猿猴的哀鳴聲,這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凸顯了他們內心的不安和失落。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思考著人生中的歡娛事物,他認為有很多歡樂的事情存在,但對于他們來說,卻沒有任何一點意義和價值。這種無法享受歡樂的境況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通過對比和形象的描寫,展示了他在喧囂繁忙的帝都中的孤獨和無助,反映了他對于真正的歡樂和快樂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