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張畹 / 作者:蘇軾 |
新落霜余兩岸隆,塵埃舉袂識西風。
臨淮自古多名士,樽酒相従樂寓公。
半日偷閑歌嘯,百年暗盡往來中。
知君不向窮愁老,尚有清詩氣吐虹。
|
|
次韻張畹解釋:
《次韻張畹》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新落霜余兩岸隆,
塵埃舉袂識西風。
臨淮自古多名士,
樽酒相従樂寓公。
半日偷閑歌嘯,
百年暗盡往來中。
知君不向窮愁老,
尚有清詩氣吐虹。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表達了對友人張畹的贊賞和祝愿。詩人看到秋天的霜降之后,兩岸的樹木高聳,落葉如云,揚起的塵埃也能感受到西風的涼爽。淮河一帶自古以來就有眾多才子名士,他們相聚于此,共飲美酒,快樂地寄宿在公館中。詩人自娛半日,放聲歌唱,享受一時的閑適。然而,百年光陰匆匆流逝,在來往中默默過去。詩人知道朋友不會被困頓和憂愁所壓垮,因為他還有那清新的詩意,能像彩虹一樣綻放。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秋天的景象為起點,通過環境的描繪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思緒。詩中提到的淮河一帶是當時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代表了文化氛圍和人才薈萃。詩人以自娛半日的場景,表達了他對逸閑自在的向往和追求。然而,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提醒人們珍惜時光。詩中的朋友張畹被贊賞為不會被困頓和憂愁所打敗,他的清新詩意如同彩虹一般絢爛。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的感慨和對友人的贊美,同時也傳遞了珍惜時光、追求內心自由的主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