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康叟 / 作者:白居易 |
八十秦翁老不歸,南賓太守乞寒衣。
再三憐汝非他意,天寶遺民見漸稀。
|
|
贈康叟解釋:
《贈康叟》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八十歲的秦翁老者不愿歸去,
南賓太守向他乞求寒衣。
我多次憐憫你并非出于他人的意愿,
天寶年間的遺民漸漸減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一個年邁的老人的贈送和思念之情。詩人描述了一個八十歲的老者,他并不愿意離開,可能是因為他已經習慣了現在的生活或者有其他原因。南賓太守向他乞求寒衣,這顯示了詩人對老人的關心和尊重。詩人在表達憐憫之情時,強調了天寶年間的遺民逐漸減少的現象,這可能是指社會變遷導致傳統價值觀的衰落和老一代人的離世,給人一種時光流轉、歲月更迭的感慨。
賞析:
1. 對老人的關愛:詩人通過描述南賓太守向老人乞求寒衣,展現了對老人的關愛之情。這種關愛在詩中體現出來,使人感受到溫暖和人情味。
2. 年老離去的矛盾心情:詩中的老者已經八十歲,但他并不愿意離開。這種矛盾的心情揭示了年老者面臨的困境和內心的掙扎。詩人通過描繪這種心情,表達了對老人的理解和同情。
3. 社會變遷的反思:詩人提到天寶年間的遺民漸漸減少,可能意味著傳統價值觀的衰落和老一代人的離世。這種反思使人不禁思考時光的流轉和社會的變遷,引發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
《贈康叟》通過對老人的描寫和社會變遷的反思,展現了對年老者的關愛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這首詩詞在情感上給人以共鳴,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