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州?此詩當為歐陽修作? / 作者:蘇軾 |
南山一尺雪,雪盡山蒼然。
澗谷深自暖,梅花應已繁。
使君厭騎従,車馬留山前。
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間。
長松得高蔭,盤石堪醉眠。
只樂聽山鳥,攜琴寫幽泉。
愛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牽。
歸來始覺遠,明月高峰顛。
|
|
黃州?此詩當為歐陽修作?解釋:
《黃州?此詩當為歐陽修作?》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蘇軾。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南山一尺雪,雪盡山蒼然。
澗谷深自暖,梅花應已繁。
使君厭騎従,車馬留山前。
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間。
長松得高蔭,盤石堪醉眠。
只樂聽山鳥,攜琴寫幽泉。
愛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牽。
歸來始覺遠,明月高峰顛。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
南山積了一尺厚的雪,雪盡后山巒依然蒼茫。
澗谷深處自然溫暖,梅花應該已經盛開茂盛。
使君厭倦了乘馬從征,車馬停留在山前。
行歌吸引野老,共同步行于青林之間。
高大的松樹獲得了豐茂的蔭庇,平滑的石頭適宜醉眠。
只愿欣賞山間鳥兒的歌聲,帶著琴書寫幽靜的泉水。
愛之欲忘返,但痛苦于世俗的紛擾。
回來才意識到遠離塵囂,明月高懸于峰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山水清幽的景象,以及詩人對寧靜與自然的追求。詩詞以黃州南山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冬天的景色,山上積雪一尺之厚,但即使雪盡之后,山巒依然蒼茫。詩人通過對山中的景致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向往。
詩中提到的梅花盛開,是冬天中少有的花朵,象征著堅韌和不屈的品質。使君厭倦了世俗的繁忙,選擇停留在山前,享受山水之間的寧靜。他行歌招呼著山間的野老,一同步行于青林之間,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長松樹和平滑的石頭成為了詩人的休憩之所,松樹提供了茂密的蔭庇,石頭則適合醉臥其上。詩人只想聆聽山間鳥兒的歌聲,帶著琴書寫下幽靜的泉水,表達了對自然音樂和幽靜景色的喜愛。
然而,詩人也意識到自己的矛盾之處。他愛這種寧靜和自然,渴望忘卻塵世的紛擾,但卻被世俗的瑣事所牽扯。最后,當他回歸塵世時,他才意識到自己與寧靜的距離有多遠,明月高懸于峰巔,給他帶來了遠離塵囂的感悟。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向往,以及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追求寧靜的渴望。詩詞以清雅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和內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向往。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世俗紛擾和功名利祿的厭倦。整體上,這首詩詞以淡雅的筆觸和自然的景色,表達了對寧靜與自然的追求,讓讀者在繁忙喧囂的現實中感受到一絲寧靜與悠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