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鳥詠之三子規行 / 作者:賀鑄 |
長江靡迤山坡陀,旅竹荒松蒙蔦蘿。
蠶初眠起風日暖,梅弄黃時煙雨多。
山間有徑行逶迤,倦客據鞍生睡魔,奈爾思歸啼鳥何。
子規鳥,不如歸去好。
誰家西北最高樓,幾為王孫怨芳草。
子規憐爾解歸飛,我獨何心長不歸。
十年跡絕蘇門道,夢里舊游知是非。
一官竊食官倉米,十口之家飽而已。
金印錦衣耀閭里,少年此心今老矣,問舍求田從此始。
|
|
三鳥詠之三子規行解釋: 《三鳥詠之三子規行》是宋代賀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長江靡迤山坡陀,
旅竹荒松蒙蔦蘿。
蠶初眠起風日暖,
梅弄黃時煙雨多。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描繪了長江蜿蜒流淌、山坡起伏的景象,以及旅途中荒涼的竹林和松樹被蔦蘿覆蓋的景色。詩人通過描寫春天蠶兒初次入眠時,微風和溫暖的陽光的感覺,以及梅花在黃昏時分飄落時煙雨紛紛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
山間有徑行逶迤,
倦客據鞍生睡魔,
奈爾思歸啼鳥何。
子規鳥,不如歸去好。
詩中描繪了山間蜿蜒曲折的小徑,疲倦的旅客靠在馬鞍上,被困倦的睡意所侵襲。詩人感嘆啼鳥的思鄉之情,認為像子規這樣的鳥兒,還是回歸故鄉更好。
誰家西北最高樓,
幾為王孫怨芳草。
子規憐爾解歸飛,
我獨何心長不歸。
詩中提到了西北方最高的樓閣,暗示了一個王孫或貴族的住所。詩人思念故鄉,對子規鳥能夠自由地飛回故鄉表示羨慕,而自己卻無法回歸故鄉,心中感到痛苦和無奈。
十年跡絕蘇門道,
夢里舊游知是非。
一官竊食官倉米,
十口之家飽而已。
金印錦衣耀閭里,
少年此心今老矣,
問舍求田從此始。
詩中提到了詩人在蘇門道的足跡已經消失了十年,只能在夢中回憶過去的游歷,認識到人生的是非。詩人描述了一個官員竊取官倉的糧食,使得十口之家能夠吃飽。金印和錦衣的華麗在閭里照耀,但詩人意識到自己的少年心已經老去,開始追求安居樂業。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詩中也反映了社會現實和個人命運的對比,以及對安穩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