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涉南羅渡 / 作者:賀鑄 |
滯水生苔沒馬蹄,漲沙隱約見金堤。
禹功寖久人無繼,未信東流不復西。
|
|
再涉南羅渡解釋: 《再涉南羅渡》是宋代賀鑄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再次涉水南渡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滯水生苔沒馬蹄,
漲沙隱約見金堤。
禹功寖久人無繼,
未信東流不復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滯水、生苔、漲沙和金堤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首先,詩中的滯水和生苔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沉淀。滯水代表了時間的停滯,生苔則象征了歲月的積淀。這種景象使得馬蹄無法留下痕跡,暗示著歷史的痕跡逐漸被遺忘和淡化。
其次,詩中的漲沙和金堤則展現了時光的變遷和歷史的更迭。漲沙隱約可見的金堤,象征著古代偉大的工程成就和人類智慧的結晶。然而,禹王治水的功績已經過去了很久,人們沒有繼承下去,這使得作者感到遺憾和失望。
最后兩句“未信東流不復西”,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思考。東流和西流象征著時間的流轉和歷史的變化。作者表示自己曾經不相信東流的水會再次向西流動,暗示了對歷史的不可逆轉和時光的不可逆轉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它提醒人們珍惜歷史的經驗和智慧,同時也反思人類對歷史的遺忘和對未來的迷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