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下繡(一落索) / 作者:賀鑄 |
初見碧紗窗下繡。
寸波頻溜。
錯將黃暈壓檀花,翠袖掩、纖纖手。
金縷一雙紅豆。
情通色授。
不應學舞愛垂楊,甚長為、春風瘦。
|
|
窗下繡(一落索)解釋: 《窗下繡(一落索)》是宋代賀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初次見到碧紗窗下的繡品,繡上寸波頻頻滑動。
誤將黃暈壓在檀花上,翠袖遮住了纖纖玉手。
金線繡成一雙紅豆,情意通過色彩傳達。
不必學習舞蹈般的才藝,自然而然地顯露出春風般的纖瘦。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窗下的繡品,表達了作者對女子的贊美之情。初見繡品時,作者被其精美的細節所吸引,他注意到黃色的暈染似乎壓在檀木花紋上,而女子則用翠綠袖子遮住了繡品,展示出她纖細嬌美的雙手。繡品上繡著一對紅豆,象征著愛情,通過色彩傳達出作者對女子的深情,而無需學習繁復的舞蹈技巧,女子自然地展現出春風般的纖瘦之美。
賞析:
《窗下繡(一落索)》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窗下的繡品和女子的美麗形象,展現了宋代詩詞對于細節描寫的追求。詩中的窗下繡品是作者對女子的一種贊美象征,通過繡品上的細節,表達了作者對女子的深情和美好的祝愿。黃暈壓在檀花上、翠袖掩住纖纖手,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女子的嬌美之態。金線繡成的紅豆象征著愛情,情意通過色彩傳達,使整首詩詞充滿了濃郁的情感。最后兩句"不應學舞愛垂楊,甚長為、春風瘦"表達了作者對女子的贊美之情,強調了女子自然美的價值,無須艷妝和繁復的技藝,她自身的纖瘦之美就如同春風一般自然而來。
整首詩詞以細致入微的描寫和深情的贊美,展示了宋代詩詞的特點。通過繡品和女子的形象,詩詞傳達了作者對女子美麗和純真的贊美,以及對自然美的推崇。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展示了賀鑄的才華和對美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