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續漁歌 / 作者:賀鑄 |
中年多辦收身具。
投老歸來無著處。
四肢安穩一漁舟,只許樵青相伴去。
滄洲大勝黃塵路。
萬頃月波難滓污。
阿儂原是個中人,非謂鱸魚留不住。
|
|
續漁歌解釋: 《續漁歌》是宋代賀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續漁歌
中年多辦收身具,
投老歸來無著處。
四肢安穩一漁舟,
只許樵青相伴去。
滄洲大勝黃塵路,
萬頃月波難滓污。
阿儂原是個中人,
非謂鱸魚留不住。
中年多辦收身具:指到了中年,應該準備好退隱的所需物品。
投老歸來無著處:投身于老年,卻找不到一個安身之地。
四肢安穩一漁舟:只有在小漁船上,四肢才得到舒展。
只許樵青相伴去:只有年輕的樵夫作伴相隨。
滄洲大勝黃塵路:相較于塵世的紛擾,漁舟駛向滄洲,更為寬廣勝美。
萬頃月波難滓污:形容滄洲上的月光灑在水面,美景難以被塵埃所玷污。
阿儂原是個中人:阿儂,即指作者自己,表明自己曾是一位普通人。
非謂鱸魚留不住:并非說鱸魚不愿留在漁船上。這句話可能有隱喻之意,表示作者并不是因為釣魚而隱居,而是因為追求更高的境界和自由。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中年之際,渴望退隱自然的心情。他意識到塵世之事的繁雜和無常,渴望尋找心靈的歸宿。在漁船上,他感受到四肢舒展和內心的安寧,選擇與年輕的樵夫一同遠離塵囂,前往滄洲。滄洲被描繪成勝過黃塵路的美麗之地,月光灑在水面上形成萬頃波光,不受世俗之塵埃的玷污。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并非因為釣魚而隱居,而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和自由。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文字和意境深遠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追求內心寧靜和遠離塵世的向往。通過對漁船、樵夫和滄洲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追求自由和超脫的精神態度,同時也體現了對傳統與現實的反思。這首詩在宋代文人的隱逸主題中,展現了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