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后歸(想娉婷·三之二) / 作者:賀鑄 |
鴉背夕陽山映斷,綠楊風掃津亭。
月生河影帶疏星。
青松巢白鳥,深竹逗流螢。
隔水彩舟然絳蠟,碧窗想見娉婷。
浴蘭熏麝助芳馨。
湘弦彈未半,凄怨不堪聽。
|
|
雁后歸(想娉婷·三之二)解釋: 《雁后歸(想娉婷·三之二)》是宋代賀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鴉背夕陽山映斷,
夕陽照在山嶺上,映照得像是鴉鳥的背影斷裂。
綠楊風掃津亭。
綠楊樹被風吹掃,津亭(指碼頭)的風景清幽。
月生河影帶疏星。
月亮升起,河水倒映著月光,水面上還有星星的影子。
青松巢白鳥,
深竹逗流螢。
青松樹上有白色的小鳥筑巢,深竹叢中飛舞著流螢(螢火蟲)。
隔水彩舟然絳蠟,
碧窗想見娉婷。
遠遠隔著水面看到一艘彩色的小船,船上人們點著絳紅色的蠟燭;透過碧綠的窗戶,想象著娉婷的容顏。
浴蘭熏麝助芳馨。
沐浴在蘭花和麝香的香氣中,增添了芬芳的馨香。
湘弦彈未半,凄怨不堪聽。
湘江上的琴弦還沒有彈奏一半,但已經傳來了凄涼悲哀的聲音,令人難以聽聞。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意象來表達對娉婷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夕陽山嶺、月亮河影、青松白鳥、流螢飛舞等景物,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美麗的意境。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鴉背與夕陽、月亮與河影、青松與白鳥等,突出了娉婷在作者心中的珍貴和美好。同時,詩中還融入了濃郁的音樂元素,如湘弦琴音的凄怨和悲哀,進一步表達了作者對娉婷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溫婉細膩的筆觸,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音樂的比喻,抒發了作者對娉婷的深情思念,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達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