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倚樓(更漏子三首) / 作者:賀鑄 |
上東門,門外柳。
贈別每煩纖手。
一葉落,幾番秋。
江南獨倚樓。
曲闌干,凝佇久。
薄暮更堪搔首。
無際恨,見閑愁。
侵尋天盡頭。
|
|
獨倚樓(更漏子三首)解釋: 《獨倚樓(更漏子三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賀鑄。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東門,門外柳。
贈別每煩纖手。
一葉落,幾番秋。
江南獨倚樓。
曲闌干,凝佇久。
薄暮更堪搔首。
無際恨,見閑愁。
侵尋天盡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獨自倚在樓上,眺望著江南的景色。詩中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緒。
首句“上東門,門外柳。”是描繪詩人所在的位置,東門外的柳樹在這里顯得格外鮮活。接下來的兩句“贈別每煩纖手。一葉落,幾番秋。”表達了詩人在離別時,對親人的依戀之情。詩人感覺一片葉子的飄落,已經經歷了幾番秋天的變遷,讓他不禁感慨時光的流轉。
“江南獨倚樓。曲闌干,凝佇久。”這兩句是詩人自述,他孤獨地倚在樓上,久久地凝視著遠方。江南的樓閣曲闌干是詩人思念的背景,也是他寄托情懷的所在。
“薄暮更堪搔首。無際恨,見閑愁。”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在黃昏時分內心的悲涼和憂愁。薄暮時分,他更加感到無盡的憂愁,看到的只是漫無邊際的恨意和閑散的憂傷。
最后兩句“侵尋天盡頭。”表達了詩人對無盡憂愁的追尋。他的思緒超越天際,無法找到憂愁的盡頭。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詩人內心的孤獨、憂愁和追尋表達出來。詩中的江南景色和詩人的情感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畫面。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抒發了宋代時期士人的情感體驗,展示了賀鑄獨特的詩境和才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