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金門(秋日牡丹) / 作者:趙長卿 |
花王有意,念三秋寂寞,凄涼天氣。
木落煙深山霧冷,不比尋常風味。
勒駕閑來,柳蒲憔悴,無限驚心事。
仙容香艷,儼然春盛標致。
雅態出格天姿,風流醞藉,羞殺巖前桂。
寄語鞭蓉臨水際,莫騁芳顏妖麗。
一朵憑欄,千花退避,惱得騷人醉。
等閑風雨,更休孱愁容易。
|
|
謁金門(秋日牡丹)解釋: 《謁金門(秋日牡丹)》
花王有意,念三秋寂寞,凄涼天氣。
木落煙深山霧冷,不比尋常風味。
勒駕閑來,柳蒲憔悴,無限驚心事。
仙容香艷,儼然春盛標致。
雅態出格天姿,風流醞藉,羞殺巖前桂。
寄語鞭蓉臨水際,莫騁芳顏妖麗。
一朵憑欄,千花退避,惱得騷人醉。
等閑風雨,更休孱愁容易。
中文譯文:
花王有意,思念著寂寞的三秋,凄涼的天氣。
樹木凋落,煙深山霧冷,與平常的風景不同。
駕馭著馬車悠閑地來到這里,柳樹蒲草顯得憔悴,有無盡的心事。
仙女般容顏嬌艷,宛如春天的盛景。
姿態高雅,超越凡塵,更勝過巖前的桂花。
寄語紅顏在水邊,不要故意展示芳華的妖嬈。
一朵牡丹倚欄而立,其他花朵紛紛退避,令癡情的人陶醉不已。
縱然遭遇風雨,也不要輕易流露憂愁的容顏。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謁金門(秋日牡丹)》是宋代趙長卿所作。詩人以秋日牡丹為題材,表達了對秋天的思念和對花朵凋零的感慨。
詩的開頭,花王有意,指的是牡丹花的威嚴和莊重。詩人念三秋寂寞,凄涼天氣,表達了對秋天的思念和對季節變化的感嘆。接下來描述了秋天的景色,樹木凋落,煙霧籠罩,與平常的景象不同,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
然后詩人以柳蒲憔悴、無限驚心事來描繪自己的心境,表達了內心的憂愁和痛苦。接著,詩人描述了牡丹的仙容香艷,超越凡塵,與其他花朵相比,更顯高雅和美麗。這里的牡丹被賦予了仙女的形象,展示了詩人對牡丹的贊美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寄語,告誡紅顏在水邊不要過于妖嬈,不要刻意展示自己的美麗。以一朵牡丹倚欄而立,其他花朵紛紛退避的形象,彰顯了牡丹獨特的魅力與風采。整首詩透露出詩人對于世俗紅顏的鄙棄和對牡丹高雅仙氣的崇拜。
最后兩句詩則表達了面對風雨的堅定,不輕易流露憂愁的容顏,表達了詩人堅強的態度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整首詩詞描繪了秋日牡丹的美麗和詩人對牡丹的贊美,同時融入了對季節變化和生活的思考與感慨。詩人通過對花朵的描繪,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世俗的不屑,以及對堅強生活態度的呼喚。整體上,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與思考的同時,展示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態度。 |
|